欢迎来到山村网

畜流母产的防治

2019-01-04 18:52:31浏览:79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原因 一、传染性流产很多病原微生物都能引起临床流产。布氏杆菌病可使母畜早产或产死胎,经常发生在怀孕期后1/3期间;也可能正常
原因
一、传染性流产很多病原微生物都能引起临床流产。布氏杆菌病可使母畜早产或产死胎,经常发生在怀孕期后1/3期间;也可能正常分娩,但所产幼畜非常衰弱,或者母畜发生胎衣停滞和子宫炎。胎弧菌病使母畜在怀孕中期1/3期间发生流产。钩端螺旋体病能够引起母畜高烧、食欲不振、血尿、贫血,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流产。衣原体引起的母畜流产前无特征性先兆,体温正常,在临产前2~3周发生流产或早产,从阴门流出粉红色或奶油样黏液,胎盘和浆膜出现暗红色乃至土黄色的坏死组织,常见胎衣不下或部分滞留。此外,猪瘟、伪狂犬病、乙型脑炎、流感、圆环病毒病、沙门氏菌病、李氏杆菌病等都可以引起流产。
二、寄生虫性流产由寄生虫寄生引起的流产时有发生。除流产外,其他症状表现为严重贫血、消瘦。
三、非传染性流产又称普通流产。临床多以散发性发生,其原因如下:
(一)胎儿及胎膜异常。包括胎儿畸形或发育不全、羊水过多和胎膜、脐带水肿等。(二)多发生于母牛的疾病。包括严重的肝、肾、心、肺、胃肠和神经系统疾病,大失血或贫血,生殖器官疾病(子宫内膜炎、子宫发育不全、子宫颈炎、阴道炎、黄体发育不良)等。(三)营养不良。包括饲料中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缺碘使胎儿无毛水肿,伴甲状腺肿大,体弱死亡。维生素A缺乏,胎儿发育不良,失明,流产。缺硒地区,母畜受胎率低,流产多。饲料发霉、变质或采食到有毒饲料,以及饲喂未脱毒的棉子饼和棉子壳等引起流产。霉变玉米因含有赤霉烯酮可引起流产。(四)机械性损伤。粗暴的直肠或阴道检查、挤压撞碰等。(五)药物使用不当。使用大量的泻剂、利尿剂、麻醉剂和其他可引起子宫收缩的药品等。
习惯性流产多半是由于子宫内膜变性、硬结及瘢痕,子宫发育不全,近亲繁殖或卵巢机能障碍等所引起的。
症状
流产发生突然,流产前一般没有特殊的症状,或有的在流产前几天出现精神倦怠、阵痛、阴门流出羊水、努责等症状。流产若发生在怀孕初期,胎儿被吸收,不排出体外;如果发生在后期,胎儿多在受损伤后数小时至数天排出。
预防
一、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孕畜体质。日粮供应要合理,要充分注意饲料中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应量,以防营养缺乏症的发生。饲料品质要好,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二、给孕畜提供舒适的环境。
三、加强防疫,定期进行疫病检侧,按程序进行防疫
四、从外地引进种畜时,要进行检疫和隔离观察,确系其无疫病时,再合群混养。
治疗
母畜流产后,疑为传染病时,应对流产母畜单独隔离,采集羊水、胎膜及流产胎儿的胃内容物进行检查,将流产物深埋,消毒污染场地。对流产胎儿及胎膜,应注意有无出血、坏死、水肿和畸形等,详细观察、记录。为了确诊扁因,可采集流产母畜的血液(血清)、阴道分泌物及胎儿的胃、肝、脾、肾、肺等器官,进行微生物学和血清学检查,从而采取有效方法予以防治。
为防止习惯性流产,可在发生流产前的1个月开始给母畜按每公斤体重0.2毫克注射黄体酮。每日或隔日1次,连用数次。
对于先兆性流产,除肌注黄体酮外,还可以皮下注射1%硫酸阿托品(猪、羊1~2毫升,牛3~5毫升),肌肉注射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每公斤体重1~2毫克。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肉犬防病误区多

上一篇:

冬春养羊应谨防羊痘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