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舍饲家畜需防饲料霉菌毒素中毒

2019-01-04 19:00:31浏览:85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霉菌(丝状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力强,对外界环境要求不高,多数霉菌在室温条件下生长旺盛。适合霉菌生
霉菌(丝状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力强,对外界环境要求不高,多数霉菌在室温条件下生长旺盛。适合霉菌生长的pH值很宽,1.5~11均可繁殖。多数为需氧菌,少数兼性厌氧。霉菌更能耐受干燥,只要相对湿度在80%以上均能生长。霉菌在无光线的情况下亦能形成孢子。霉菌还能产生毒素,致使人和动物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对真菌类毒素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到目前为止,已发现近200种不同类型的真菌和它们所产生的100余种化学结构不同的真菌毒素。真菌毒素是中毒性真菌产生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真菌在粮食和饲料作物生长、收获、贮藏过程中都存在,并在适宜条件下繁殖而产生毒素。真菌毒素种类很多,根据其主要作用分为肝脏毒,引发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硬化、肝癌;肾脏毒,导致急性或慢性肾脏病变,使肾功能丧失;神经毒,主要导致大脑和神经组织变性;造血组织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发生造血组织坏死或造血机能障碍,血小板减少;光过敏性皮炎毒,主要使人和畜禽发生过敏性皮炎。真菌毒素除具有毒性作用外,一些真菌毒素还具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能够减少细胞分裂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DNA或组蛋白形成复合物,影响核酸的合成而抑制DNA的复制,降低免疫应答等。真菌毒素的产生一般不取决于真菌的数量,往往在污染大量霉菌的食品或饲料中,毒素检测量很低,有时真菌数量并不多时反而毒素含量很高。决定因素在于霉菌生长的基质、温度和湿度。以粮食作物为基质时霉菌产毒量远远高于在肉、乳、蛋和水果中的产毒量。温度和湿度相对合适时霉菌易产生毒素。

舍饲家畜要通过人工贮藏饲草料来进行喂养,如果在饲草料贮存过程中保管不当,非常容易引起饲草料霉变。如青贮窖密封不严或开口后表面与空气接触,秸秆收割后未干时堆积存放,雨雪淋湿等,都易造成饲草的霉变。在饲喂时不加以注意,往往会引起动物霉菌中毒。

霉菌毒素中毒对养殖业,尤其是舍饲养殖业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目前对霉菌毒素中毒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在饲草料贮藏过程中干草一定要防止雨水浇淋。饲草一定要干燥,不要在水分未尽时就堆积存放、青贮和微贮。氨化饲草一定要压实密封良好。一旦开窖,每次取草都要注意去掉已发霉变质的部分。只有加强饲养管理,才能有效地防止舍饲家畜霉菌中毒病的发生。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禽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因浅析

上一篇:

家禽胚胎病的预防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