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保护性耕作知识问答(一)

2019-01-05 16:50:54浏览:25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基础理论1、为什么要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由于传统农业的过度耕作,加剧了干旱地区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例如我区近年
一、基础理论
1、为什么要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
由于传统农业的过度耕作,加剧了干旱地区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例如我区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沙尘暴和耕地荒漠化。如何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提高水的利用率,是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我区而言,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降低风蚀造成的土质流失,可以多蓄天上水、保住地中墒和提高土壤水的利用率,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是发展干旱地区农业最经济、最有效、最现实的办法,同时,也可有效降低沙尘暴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
2、什么是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3、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内容是什么
①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
②秸秆及残茬覆盖技术;
③杂草及病虫害控制与防治技术;
④深松技术。
4、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方式有何区别
传统耕作要求采用铧式犁翻耕,保护性耕作禁止铧式犁翻耕;传统耕作农田休闲期为耕翻过的土地,要求地表清洁整齐,形成“卫生田”,不利于水土保持和土壤蓄水保墒;保护性耕作农田免耕或者少耕,地表要有秸秆覆盖,而且覆盖率至少达到30%,可有效保持水土,有利于土壤蓄水保墒、培肥地力。
5、保护性耕作有什么好处
保护性耕作作的好处可归纳为:
1)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扬沙(尘),抑制沙尘暴;
2)防止秸秆焚烧,减少大气污染;
3)蓄水保墒、抗旱节水,每亩可少浇1—2水;
4)培肥地力,土壤有机质、氮、钾逐年提高;
5)稳产增产;
6)降低作业成本,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
6、保护性耕作为什么能够增产
保护性耕作增产的原因,一是土壤有效水分增加;二是土壤肥力提高。对于早作农业,这都是影响产量的根本性因素。
(1)增加土壤有效水分。旱作农业土壤水分完全来自天然降雨。在降雨的时候,一部分雨水还没有入渗到地里,就从地表流走了,称径流损失;一部分是地表蒸发损失;剩余部分才是作物生长用的有效水分。要想增加有效水分,只能减少径流、减少蒸发。据测定保护性耕作可减少径流60%左右,减少蒸发10%左右,增加有效水分17%。对于干旱、蒸发强烈的新疆,同时又是灌溉农业,保护性耕作不仅可以减少田间水份蒸发,还可节水灌溉,使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2)提高土壤肥力。保护性耕作通过秸秆还田,直接增加有机质。据测定实施保护性耕作每年可提高有机质0.03%~0.06%,速效氮、速效钾提高0.8~1.2%。
此外,保护性耕作简化作业程序,增加作物生长时间,也都有助于产量增加。
7、保护性耕作为什么能够降低作业成本
采用传统耕作方式,需单独进行秸秆粉碎还田、耕(旋)地、播种等多项作业,而采用保护性耕作,可在前茬农作物秸秆直立状态下,一次完成碎秆、灭茬、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减少了机具进地次数和作业工序,降低了人工及油料等物资消耗,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每亩减少农机作业投入20~40元。
8、保护性耕作为什么能减少沙尘暴
干旱、疏松和裸露的农田最易起沙尘。而保护性耕作把秸秆根茬留在地表,利用根茬固土、秸秆挡土,可有效的减少起沙尘。此外,保护性耕作使土地蓄水能力增强,地表湿润,相对不那么干旱,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等,也是减少起沙的重要原因。
美国和澳大利亚对保护性耕作的治沙效果进行了测定,只要免耕并保持30%的秸秆覆盖,田间起沙程度可减少70%~80%。
田边种树也是农田保护的一项措施,可以降低风速和阻挡近地面沙粒波动、跃动,在沙漠边缘地区植树更有防止土壤沙化的作用。但它阻挡不住上升的粉尘粒,因而减轻沙尘暴的作用有限。防治沙尘暴必须植树、种草、农田保护性耕作三方面并举,缺一不可。
9、现行的铧式犁翻耕易形成那些缺点
翻耕的本质是抗涝耕作法。但是采用铧式犁翻耕易形成①翻耕后土壤失墒大,裸露地表风蚀、水蚀大;②形成犁底层,影响土壤蓄水能力和作物根系生长发育;③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④翻耕后粘土上移,表层有机质含量下降,导致土壤板结;⑤翻耕后,表土细碎裸露,易扬尘,造成大气环境污染。
10、为什么土壤应该少翻耕
首先,谈一下为什么要翻耕,在我们传统的观点中,一直认为翻耕可以消灭杂草,翻耕可以消灭病虫害.翻耕可以疏松土壤,增加水分入渗,从而熟化土壤。
事实上,消灭杂草和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通过喷洒除草剂和农药的方法实现,翻耕虽然能够疏松土壤,但是并不能增加水分入渗,大家可能注意到,经过精心耕翻、耙、压的耕地,一场大雨后,经常会发现有雨水聚集在地表,没有渗入土壤内部,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径流,在地表形成一条条小沟,这是由于土壤经过翻耕后,在雨滴的作用下,细碎的土壤在表层形成了一层结壳,使得水分无法入渗而流失。
另外,新地表层10公分的土壤非常肥沃,最适合于作物生长,经过翻耕后,这些熟化的土壤翻到土壤深层,耕作过程中还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反而不利于种子发芽生长。
反过来,保护性耕作不使用铧式犁翻耕,采用化学药剂消灭病虫草害,秸秆覆盖还田土壤表层不会形成结壳,降雨能够尽快入渗到土壤内,土壤处在相对自然状态,有利于培肥地力。因此,保护性耕作不需要翻耕。
11、保护性耕作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
从总体上说,不管是一年一熟还是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的生产过程大致为:上一季作物收获后,秸秆覆盖在地表,不翻耕土壤,根据需要,只进行必要的耙地、深松等少耕作业,种床部分采用免耕硬茬播种或旋耕播种的方式进行表土处理。在播种下一季作物之前,根据地表杂草状况,可以选择喷施除草剂除草。然后播下一季作物。
12、新疆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模式
具体来说,对于一年两熟地区,小麦收获后。秸秆覆盖地表或留高茬,采用专用免耕播种机在秸秆覆盖地直接免耕播种玉米,然后,喷洒一次除草剂;玉米收获后,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采用专用小麦免耕播种机在秸秆覆盖的茬地上直接播种小麦。
对于一年一熟地区,作物收获后,秸秆或者根茬留在地表,实现根茬固土。也可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到了播种季节,直接免耕播种并根据实际情况喷洒除草剂除草。
13、保护性耕作播种方式有哪些
①覆盖免耕播种;
②覆盖浅耕播种;
③覆盖深松加播前地表处理后播种。
14、什么是免耕播种
免耕播种就是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
15、什么是深松
深松就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不打乱耕作层,只对土壤起到松动作用,增强水的入渗速度和数量;作业后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减少了由于翻耕后裸露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深松方式可分为局部深松或全方位深松。
16、深松有什么好处
①打破长期翻耕形成的犁底层,有利于雨水的入渗与作物根系的发育;
②不打乱耕作层,改善了土壤的透水、透气性,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
③降低土壤容重;
④降低农机作业强度,减少作业成本。
17、什么是秸秆还田覆盖
将秸秆或根茬粉碎后,秸杆整株均匀铺撒在地表。
18、秸秆还田覆盖方式有几种
①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方式主要有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机和秸秆粉碎机作业两种,秸秆粉碎还田机具作业要求以达到免耕播种作业要求为准;
②整秆还田覆盖,玉米整秆还田覆盖适合冬季风大的地区,人工收获玉米后对秸秆不做处理,秸秆直立在地里,以免秸秆被风吹走,播种时将秸秆按播种机行走方向撞倒,或用人工踩倒;小麦整秆还田覆盖适合机械化水平低,用割晒机或人工收获的地区,麦秆运出脱粒、土地进行深松、再覆盖脱粒后的整秸秆。
③留茬覆盖,在风蚀严重及以防治风蚀为主,且农作物秸秆需要综合利用的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采用机械收获时留高茬+免耕播种作业、或机械收获时留高茬+粉碎浅旋播种作业两种处理方法。
19、秸秆覆盖的作用是什么
①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雨水入渗,抑制水份蒸发;
②调节地温,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促进土壤水分转化与分解;
③保护土壤表层,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
④秸秆腐烂后,增加有机质和腐殖质,培肥地力;
⑤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团粒结构,增加孔隙率,降低土壤耕层容重。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减震器是否失效的判断及修复

上一篇:

小型薯类制粉设备科学使用及保养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