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玉米涝后的管理

2019-01-06 16:08:30浏览:7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80%以上时,玉米就发育不良,尤其在玉米苗期表现更为明显。玉米种

  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80%以上时,玉米就发育不良,尤其在玉米苗期表现更为明显。玉米种子萌发后,涝害发生得越早受害越重,淹水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淹水越深减产越重。一般淹水4天减产20%以上,淹没3天,植株死亡。玉米出现涝渍害以后应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排水降渍:要疏通田头沟、围沟和腰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达到能排、能降的目的。


  中耕松土:涝渍害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影响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及营养物质的吸收。降水后地面泛白时要及时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促进土壤散墒透气,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倒伏的玉米苗,应及时扶正,壅根培土。


  早施苗肥:玉米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涝害导致土壤养分流失严重,苗势弱,要及时追施提苗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和复合肥20~30公斤),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对受淹时间长、渍害严重的田块,在施肥的同时喷施高效叶面肥(1%的尿素加0.2%的磷酸二氢钾)和促根剂,促进恢复生长。


  加强病虫害防治:由于田间积水,土壤水分饱和,空气湿度大,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如大小斑病及玉米螟等。喷施叶面肥时,可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防治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或多菌灵喷雾,喷药时要重点喷果穗以下的茎叶;防治大小斑病可用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7~10天一次,连续2~3次。防治玉米螟应在拔节至喇叭口期用杀虫双水剂配成毒土或用辛硫磷灌心。 补种玉米:对受淹时间过长,缺苗严重的田块,灾后应及时重新播种或改种其他作物。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应对大豆顶枯病

上一篇:

大豆重茬会减产原因何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