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玉米的膜下滴灌技术

2019-01-06 19:22:10浏览:13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玉米膜下滴灌是将滴灌带铺设在膜下,利用水管道将灌溉水源送入滴灌带,滴灌带设有滴头,使水源不断滴入土壤中直至渗入作物根

  玉米膜下滴灌是将滴灌带铺设在膜下,利用水管道将灌溉水源送入滴灌带,滴灌带设有滴头,使水源不断滴入土壤中直至渗入作物根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作物吸收的水分。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优势主要有:1.保水作用。膜下滴灌,灌水适度后,保持了土壤毛细管的上下通畅,管中的水可以源源不断地上升到地表,覆膜后土壤与大气隔开,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使土壤表层保持湿润,自然降水少量从苗孔渗入土壤,大量水分流入垄沟,渗到覆膜区,由地膜保护起来,被作物有效利用。


  2.增温作用。阳光中的辐射透过地膜,使地温升高,由于土壤自身的传导作用,使深层温度逐渐升高,保存在土壤中,灌溉水通过管道及毛管滴头系统,缓慢滴入膜下土壤中,起到水流增温的作用。汽化热损失少,温度下降缓慢。全生育期可提高积温150℃—200℃,这样可以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来提高玉米的产量。


  3.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滴灌的渗水压力极小,保证了土壤的疏松状态,土壤透气性良好,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使作物枝繁叶茂,产量增高。


  4.增加土壤中养分含量。覆盖地膜后,增温保墒,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物和速效养分的分解,增加了土壤养分的含量。盖膜后阻止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和浸润,保护养分不受损失。但由于植株生长旺盛,消耗养分大,土壤养分减少,容易形成早衰和倒伏,影响产量,故一定要施足基肥,或扎眼追肥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


  5.改善光照条件。覆膜后,由于地膜和膜下水珠的反射作用,使漏射的阳光反射到近地的空间,增加基部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光合强度和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增强,制造的干物质增多,增加玉米的千粒重,提高玉米产量。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栽培紫色马铃薯的技术要点

上一篇:

冬季芹菜怎样育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