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治疗杏褐腐病要注意的问题

2019-01-06 19:57:59浏览:86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产生杏褐腐病会有两种不同的症状。一种是危害接近成熟的果实,起初形成暗褐色,稍微凹陷的圆形病斑,之后迅速的扩大,变软腐

  产生杏褐腐病会有两种不同的症状。一种是危害接近成熟的果实,起初形成暗褐色,稍微凹陷的圆形病斑,之后迅速的扩大,变软腐烂,在其上面产生有黄褐色的绒状颗粒,轮生或是不规则,被危害的果大多在早期脱落,腐烂,少数的悬挂在树上形成僵果。另一种是危害果实、花以及叶片。在果实染病后,将会生长出灰色绒状的颗粒,有些时候还会引起花腐;叶片染病,形成大型暗绿色水渍状的病斑,降雨量大时造成叶腐。


  其中病原主要有二种,一种称为仁果丛梗孢,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囊盘呈现灰褐色、直径在3毫米到5毫米之间,在田间需要经过两个冬季之后才可以形成;子囊圆筒形或是棍棒状,大小为120-180×9-12微米;子囊孢为子卵形,两端尖,没有色泽,大小为11-12.5×5.6-6.8微米。无性世代分生孢子梗生在垫状子实体上,丝状,没有色,大小为60-125×6-8微米,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没有色泽,念珠状串生,大小为18-23×10-15微米。另一种病原菌称为灰丛梗孢,是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世代称为核果链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盘表现为漏斗状或是盘状,高0.5毫米到3毫米,呈现为柄褐色,盘色比较浅,直径在5毫米到15毫米之间;子囊圆为筒形,大小为121-188×7.5-11.8微米;子囊孢子没有色泽,成纤维椭圆形,大小7-19×4.5-8.5微米。分生孢子大小5-23×4-20微米。无色,椭圆形或是柠檬形。病菌和育温限1摄氏度到30摄氏度,其中25摄氏度最为适宜。


  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


  病原菌将会在僵果中过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蔓延,经伤口或是皮孔侵入到果实,在果实接近成熟时发病。降雨量大的条件适宜其发病。


  防治方法


  1、不失时机的将树上、树下的病果以及僵果清楚掉,集中深埋或是烧毁,以降低菌源。


  2、避免果实出现伤口,不失时机的防治害虫,以减少虫伤,避免病原菌从伤口处侵入。


  3、在果实接近成熟的时候喷施农药百分之三十六的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是百分之五十的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百分之七十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到800倍液。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咋防治苹果炭疽菌叶枯病

上一篇:

西洋菜种植管理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