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治疗西葫芦菌核病可用哪些方法

2019-01-06 20:34:05浏览:86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西葫芦菌核病南方2-4月及11-12月发病,北方3-5月发生多。本菌对水分要求较高;相对湿度高于85%,温度在15-20℃利于菌核萌发和

  西葫芦菌核病南方2-4月及11-12月发病,北方3-5月发生多。本菌对水分要求较高;相对湿度高于85%,温度在15-20℃利于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侵入及子囊盘产生。因此,低温、湿度大或多雨的早春或晚秋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菌核形成时间短,数量多。连年种植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冻害条件下发病重。此外,定植期对发病有一定影响。
  【症状特征】:主要为害果实及茎蔓。果实染病,残花部先呈水浸状腐烂,后长出白色菌丝,菌丝上散生鼠粪状黑色菌核。茎蔓染病,初呈水浸状,病部变褐,后也长出白色菌丝和黑色菌核,病部以上叶、茎蔓枯死。
  【防治措施】:防治方法以生态防治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可以控制该病流行。(1)农业防治。有条件的实行与水生作物轮作,或夏季把病田灌水浸泡半个月,或收获后及时深翻,深度要求达到20厘米,将菌核埋入深层,抑制子囊盘出土。同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寄主抗病力。(2)物理防治:播前用10%盐水漂种2-3次,汰除菌核,或塑料棚采用紫外线塑料膜,可抑制子囊盘及子囊孢子形成。也可采用高畦覆盖地膜抑制子囊盘出土释放子囊抱子,减少菌源。(3)种子和土壤消毒。定植前用40%五氯硝基苯配成药土耙入土中,亩用药1公斤对细土20公斤拌匀;种子用50℃温水浸种10分钟,即可杀死菌核。(4)生态防治。棚室上午以闷棚提温为主,下午及时放风排湿,发病后可适当提高夜温以减少结露,早春日均温控制在29℃高温,相对湿度低于65%可减少发病,防止浇水过量,土壤湿度大时,适当延长浇水间隔期。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预防棉花朱砂叶螨常采取的措施

上一篇:

瓜类蔬菜留种有什么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