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棉花化控管理技术

2019-01-06 20:48:20浏览:55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近几年随着抗虫棉、地膜覆盖和化学调控技术的广泛普及应用,棉农在棉花栽培技术中特别是化学调控技术(以下简称化控)上出现了

  近几年随着抗虫棉、地膜覆盖和化学调控技术的广泛普及应用,棉农在棉花栽培技术中特别是化学调控技术(以下简称化控)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栽培倾向。不注意适时、适量化控,导致棉田徒长、旺长,营养生长过旺,蕾、花、铃脱落较严重,最终导致棉株形成高、大、空,后期遇风雨倒伏严重,造成较大损失。
  在化控时应以稳搭丰产架子、增蕾保铃为目标,掌握“看天、看地、看苗”的原则,以棉花主茎日增长量为依据,适时适量使用植物调节剂进行化控,掌握“少量多次、轻控勤控、前轻后重”的方法。采取主动化控确保棉株壮而不旺的稳健生长,化控次数应根据棉花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当时棉株长势情况,推断近期内的长势情况,灵活掌握。从当时棉花长势看,如果控也可,不控也可,不是太干旱时就必须化控;如果等到非控不可时,再控就来不及了,这就是主动化控和被动化控的区别。蕾期是塑造株型的关键时期,用药少、效果好,必须开始第1 次化控,如果苗期长势太旺,第1 次化控还要提前。
  具体哪天开始化控,主要看棉苗长势。如果棉苗叶片大表示营养生长偏旺,就要化控,化控效果主要靠药量掌握,一般棉田亩用缩节胺0.3~0.5 克,生长旺的棉田还要加量,一定要消除蕾期化控的顾虑,一旦化控晚了,会造成管理被动。具体要掌握以下要点:
  1.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缩节胺。即有效成分在97%以上,杂质1.5%以下,忌用不标明杂质含量和不明成分的其它化控药物。以往棉农化控出现的问题,或无效或过重,都是用不合格缩节胺或不明成分的调节剂造成的。
  2. 喷药一定让棉尖着药。因为缩节胺喷到棉株上吸收快而转移很慢,棉株将要生出的新叶片、果枝和茎都蕴含在棉尖内,如棉尖没有着药,则达不到未来3 个叶片变小和未来3 个节间变短的目的。所以喷药遇到有大叶片将棉尖掩盖时,一定要从侧面将药液喷到棉尖上。
  3. 因苗因片制宜。同一地块内要大苗多喷,小苗少喷或不喷。
  4. 检验效果。如果喷药后3 天,新出的嫩叶没有变化,说明药量小了,可酌情再补喷一次;如果新生的嫩叶色深有光泽,皱褶明显,说明起作用了。
  5. 肥沃地加大药量。肥沃的瓜菜蒜地和生茬地,药量少了不起作用,那么喷多大量才适合,可先做试验。特别肥沃的地,亩用药1~2 克都不管用,只要加大药量,没有控制不住的棉田。
  6. 主要控制亩用药量。亩用药0.3~0.5 克,苗蕾期每亩10~15 公斤水足够。
  7. 苗子不整齐,要单独化控。单喷缩节胺可防止大苗小苗同量用药,如果加入其他农药混喷,一定要以化控为主,遇上虫多处也不能多喷药,以免影响棉株生长。
  8. 开始化控后不能中断。缩节胺的药效期10~15 天,如果初次化控后不再继续化控,将会造成棉株生长反弹,甚至可使化控前功尽弃。所以开始化控后每隔8~10 天化控1 次,药量逐渐加大,间隔日期和药量可视棉株生长状况和天气情况而定。
  9. 化控早晚药量不同。化控开始早的少用药,开始晚了适当多用药。
  10. 密度不同药量不同。密度大的要求把植株控矮,化控宜适当早些、药量大些;密度小的对株高要求不太严,化控可适当放宽。
  11. 化控别忘追肥。棉株化控后叶色变深,但并不说明不缺肥,该追肥一定要追肥。在生长均匀、地力又偏低的地块,也可在化控时加上1%的尿素,既控苗又补充养分;但在棉苗不整齐的棉田不要加肥,否则大苗就更大了。
  12. 结合天气预报。最好化控在降雨之前,等降雨后再化控很易造成被动。
  13. 化控重了可进行补救。如果按照上述方法化控,一般不会出现化控过重的问题。化控过重常有四种情况:(1)药量计算错了或喷药没掌握好。(2)预报有雨,喷药后没下雨。(3)用不明成分的如含有调节剂的营养药和缩节胺混喷。(4)化控后没效,接着加量喷。如化控重了,可喷1%的尿素液予以缓解,喷尿素无效时可喷“920”。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早熟番茄定植后的管理

上一篇:

稻种木糠催芽法的具体步骤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