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茄果类滴灌技术抗旱效果好

2019-01-06 21:51:22浏览:72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目前滴管技术已经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普遍应用,滴灌可将水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十分适合于茄果类蔬菜。那么今天我们

  目前滴管技术已经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普遍应用,滴灌可将水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十分适合于茄果类蔬菜。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关于蔬菜抗旱滴灌技术的八大要点,如下:
  一、应用滴灌、微喷等节水技术滴灌可将水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十分适合于茄果类蔬菜,水利用率在90%以上,较沟灌、漫灌提高1倍以上。微喷则适用于如小白菜、芹菜、木耳菜等叶菜类生产,也可用于蔬菜育苗。
  二、推广地膜和秸秆覆盖技术处于生殖生长阶段的蔬菜容易受灾,应大力推广地膜和秸秆覆盖技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
  三、在旱作地上施足有机肥可降低用水量50%-60%,在有机肥不足的地方要大力推行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
  四、合理施用化肥深耕深松,加厚活土层,增加透水性,可加大土壤蓄水能力,减少地面径流,更多地储蓄和利用自然降水。加厚活土层又可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五、抗旱保水技术抗旱保水技术主要包括在农田推广使用抗旱剂、保水剂,增加土壤对天然降雨的蓄集能力和保墒能力,减少作物蒸腾,提高抗旱能力。
  六、改进地面灌溉湿润方式发展局部湿润灌溉。改进传统的地面灌溉全部湿润方式,进行隔沟(畦)交替灌溉或局部湿润灌溉,不仅减少了土壤蒸发占农田总蒸散量的比例,使田间土壤水的利用效率得以显著提高,而且可以较好地改善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深扎,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兼具节水和增产双重特点,值得大力推广。实践证明,春小麦与春玉米套种隔畦灌,棉花、玉米等宽行作物隔沟灌或隔沟交替灌,湿润面积可减少50%,节水高达30%以上,增产幅度5%-10%.
  七、改进放水方式把传统的沟、畦一次放水改为间歇放水。在用相同水量灌水时,间歇灌水流前进距离为连续灌的1-3倍,减少了深层渗漏,提高了灌水均匀度,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0.8-0.9.
  八、发展节水保墒膜上灌膜上灌是一种新的地面灌溉方法。它是将地膜平铺于畦中或沟中,畦、沟全部被地膜覆盖,从而实现利用地膜输水,并通过作物的放苗孔和专业灌水孔入渗给作物的灌溉方法。膜上灌作物有棉花、蔬菜、玉米、小麦等。地膜栽培和膜上灌结合后具有节水、保肥、提高地温、促进作物高产、优质、早熟等特点。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菠菜浇水还需小技巧

上一篇:

萝卜空心怎么办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