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枇杷黄毛虫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2019-01-06 22:53:49浏览:46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枇杷黄毛虫又称枇杷瘤蛾,是枇杷专食性害虫,给枇杷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为大家介绍了枇杷黄毛虫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和

  枇杷黄毛虫又称枇杷瘤蛾,是枇杷专食性害虫,给枇杷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为大家介绍了枇杷黄毛虫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枇杷黄毛虫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1 为害特点

  以幼虫为害枇杷新梢上的嫩叶为主。低龄幼虫群集在新梢嫩叶取食叶肉,剩下表皮和白色茸毛;3龄幼虫把新叶啃成孔洞或缺刻;4-5龄幼虫蚕食全叶,严重的还啃食叶脉、嫩茎表皮及花和果实;造成枇杷减产,树势衰弱,甚至死亡。

  2 发生规律

  当气温达20℃时,成虫羽化,常倒挂于栖息树枝上。不活跃,趋光性弱;3-4天后便交尾产卵,卵产在嫩叶背面,每处l 1O粒不等。初孵幼虫先食卵壳,几小时后便可取食嫩叶叶肉。幼虫白天潜伏在老叶背面,太阳下山后,爬到嫩叶表面为害,主要为害枇杷夏、秋梢嫩叶;9月下旬至l0月是枇杷吐蕾开花季节,正值幼虫大量发生时期,幼虫集中啃食含苞花蕾,使枇杷不能开花结果。

枇杷黄毛虫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3 防治方法

  3.1 加强管理

  ①合理整形修剪并及时疏剪密生枝、纤弱枝,让树体矮化、开心、通风透光、主枝分布均匀;②冬、春季及时清除园地枯枝落叶、杂草和越冬虫蛹,并集中烧毁;③适量撒施石灰,刮刷树皮并涂白,以切断越冬宿主,消灭越冬虫源;④利用成虫喜欢停留在树干上的特性,在羽化期捕杀;在初龄幼虫群集新梢嫩叶时,进行人工捕捉;利用幼虫假死性,摇动树干,杀死吐丝下垂幼虫。

  3.2 利用天敌

  主要天敌有姬蜂、茧蜂和金小蜂等。将收集的黄毛虫幼虫、蛹茧放在纱布网罩中,待寄生蜂飞出后,将其捣成糊状,加水20倍稀释,喷洒树冠,以发挥寄生菌或寄生病毒的再寄生作用。

  3.3 药剂防治

  在枇杷黄毛虫幼虫低龄期,喷洒苏云金杆菌(Bt)制剂、白僵菌制剂或25%灭幼脲悬浮剂1000倍液,有明显效果。当幼虫孵化后聚集于新梢嫩叶时,在喷施杀菌剂中加入2.5%杀灭菊酯1500倍液;如果幼虫大量发生或已分散为害,应立即喷洒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2000倍液,连喷2~3次。若枇杷黄毛虫大量发生,啃食叶片影响新梢生长,造成树势衰弱,要及时喷洒广谱杀菌剂或0.3%~0.5%波尔多液进行保护,防止因虫害而引起病菌侵染。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芹菜生理性病害怎样防治?

上一篇:

核桃树为什么不能冬剪?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