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防治棉花黄萎病有良方

2019-01-06 23:16:17浏览:3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癌症”,一旦发生,轻者减产,重者绝收,防治难度和危害程度较大,棉农“谈病色变”,防治棉花黄萎病

  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癌症”,一旦发生,轻者减产,重者绝收,防治难度和危害程度较大,棉农“谈病色变”,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关键在“防”,要早防、综合防,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轮作倒茬效果好 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证明,轮一年可以减轻发病20%,2年减轻发病30%,3年减轻发病45%,4年减轻发病65%左右。多年来的种粮地,改种棉花后黄萎病发病很轻,“防”效明显。轮作的前茬作物以小麦、玉米、瓜类、豆类为好。秋季深耕改土对黄萎病也有一定防效。

  二、增施钾肥挺管用 施钾肥和有机肥的棉田黄萎病病株率明显低于对照。因此,在施足氮、磷、微肥的基础上,中等肥力地块亩施纯钾10公斤、农家有机肥2方,可减轻黄萎病的发生。另外,近几年科研部门和肥料生产企业抗重茬剂、甲壳素有机肥等能改良土壤,对黄萎病的发生有一定防效,棉农朋友可以进行试用对比。

  三、土地平整发病轻 经调查,棉田低洼处雨后积水黄萎病发生重,同一地块,洼处发病株率65%~90%,而高处雨后不积水者,发病株率仅10%~21%。平整好棉田,消灭死洼地,填平墒沟、浪窝,健全排水系统,防止雨后棉田积水,是防治棉花黄萎病不可忽视的措施之一。

  四、选用原种有保证 科研部门推出的国审、省审新品种如冀丰197、石远345等,一般都经过病圃选育,抗病性较强种植棉花原种是预防棉花黄萎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而种植自留种棉花产量低、抗病性差。可喜的是今年国家出台了棉花良种补贴政策,为农民大面积种植优良品种,减轻黄萎病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了大好机遇。

  五、推迟播期利抗病 抗虫棉大多是中早熟品种,播种期不宜过早。俗语有“早花桃,晚发苗”,试验也证明,播种早节位低、现蕾开花早,播种晚出苗快、苗壮、抗病能力增强。有病田播种期要推迟3~5天,以4月20~30日播种为宜。

  六、适期揭膜提抗性 地膜棉应在盛蕾至初花期揭膜,地膜棉一般在6月20日进入盛蕾期,此期揭膜可促根下扎,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同时,通过中耕培土,实现旱可浇、涝可排。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五味子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

上一篇:

茄子枯萎病怎么治,茄子枯萎病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