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马铃薯甲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2019-01-06 23:32:23浏览:47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马铃薯甲虫属鞘翅目叶甲科,以成虫、幼虫取食叶片,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甚至绝收。本文详细介绍了马铃薯甲

马铃薯甲虫属鞘翅目叶甲科,以成虫、幼虫取食叶片,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甚至绝收。本文详细介绍了马铃薯甲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了以下综合防治技术。

1、早春出土成虫的防治

1.1杂草防除早春5月下旬~6月上旬,集中铲除或割除田边、地埂或农田附近的天仙子、牛蒡、曼陀罗等马铃薯甲虫喜食的植物。或进行药剂防除,但要注意做好施药标志以防牲畜中毒。马铃薯、茄子出土后要及时铲除田间杂草,可以有效地减少出土成虫的食源和产卵场所。

1.2育苗室及温室大棚的集中防治 保护地或育苗室换土时,避免采取马铃薯、茄子田中的土,以防止越冬成虫随土传人保护地内。采取的土中如果带有越冬成虫,随着保护地内气温的上升即可出土为害,为害期比露地可提前2~4个月,应集中进行防治,将其控制在保护地内,防止春季揭棚膜扩散蔓延。

1.3轮作倒茬 尽可能地进行轮作倒茬。特别是对于前一年发生马铃薯甲虫较重的田块要实行轮作倒茬,推迟越冬成虫迁入寄主田,避开或推迟进入为害高峰期,从而减轻为害程度。

1.4集中联片统一种植 在轮作倒茬的基础上,以村、队为单位进行集中联片种植马铃薯或茄子,统一定植,便于集中统一防治,控制该虫的为害。

1.5人工捕捉成虫和杀灭卵块 5月上旬~6月上旬露地成虫出土产卵时,或保护地成虫出土、产卵时,结合马铃薯、茄子田的农事操作,人工捕捉成虫、杀灭卵块,可有效地防治越冬成虫,降低第一代虫口发生量,同时可减少因施药引起越冬成虫大面积扩散的机率。

2、幼虫的药剂防治

2.1第一代幼虫的发生高峰期,及时用药。

2.2交替轮换使用药剂,以免产生抗药性。

2.3勿提高使用浓度。

2.4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如BT乳油:0.2%苦参碱水剂进行防治,对低龄幼虫防治效果较好。5%锐劲特乳油或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劲彪2000倍液或2.5%溴氰菊脂、20%杀灭菊脂、5.7%天王百树2000~3000倍液,7~10天防治一次,视害虫发生情况,防治2~3次。

3、越冬前成虫的防治

3.1叶面喷施

根据该虫发生情况,在8月中、下旬,选用上述菊酯类农药的一种,在重点发生区叶面喷施一遍,以减少入土越冬的虫口数量,从而减轻第二年的危害。

3.2秋翻冬灌

蔬菜收获后,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及时秋翻冬灌,恶化成虫越冬场所,提高越冬成虫的死亡率,降低越冬虫口基数。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炭疽病对洋葱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上一篇:

芹菜育苗时间和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