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马铃薯病虫草害防治策略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2019-01-06 23:32:28浏览:24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随着马铃薯种植规模的扩大,马铃薯病虫草害逐渐成为限制马铃薯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本文为大家

随着马铃薯种植规模的扩大,马铃薯病虫草害逐渐成为限制马铃薯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马铃薯病虫草害防治策略及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等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综合应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辅助使用化学防治措施,因地制宜组装配套技术体系,提高马铃薯防治技术到位率,实现马铃薯病虫草害的全程控制。

二、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一)农业防治

1.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 针对主要病虫控制对象,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品种。提倡与非茄科作物如谷类、豆类、纤维作物轮作,不能与烟草、茄子、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轮作,轮作年限应在3年以上。

2. 应用脱毒种薯,适期播种。应用脱毒种薯,可以减轻病毒初浸染源;适期播种是防止种薯腐烂,保证苗全苗壮,增强植保抗病力的一项基础措施。

3. 精细选种,药剂处理。种薯宜选用50~100克无病斑、无虫眼、无机械破损的小整薯,坚决剔除病薯。挑好种薯后,必须进行消毒,方法是用1%的石灰水或0.1%的高锰酸钾浸种1小时后再晾干。如果切块,种薯切刀可用5%来苏水或75%酒精消毒,随切随消毒最好。

4. 起垄种植,加强田间管理。中耕除草,高培土,清洁田园等能够降低病虫源数量。综合中耕高培土来防止杂草的危害,还可以减少病菌随雨水浸入块茎的机会,减轻各种病害的发生。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及时将病株清除,带出田间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害浸染源和虫害的虫口基数,从而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和为害。

(二)物理防治

1. 黄板诱杀。马铃薯主要害虫蚜虫有趋黄色的特性,可采用黄板诱杀,在15~20厘米见方的黄板上涂抹10号机油或凡士林,每亩放20~30块黄板,可有效地诱杀蚜虫。

2. 利用成虫假死性捕杀害虫。在二十八星瓢虫、豆芫箐发生期,用薄膜承接并敲打植株使之坠落,收集后集中消灭。

3. 人工摘除虫卵。有些害虫产卵集中成群,颜色鲜艳,极易发现,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的方法消灭虫害。

4. 利用害虫的趋化性诱杀。如采用糖醋液诱杀小地老虎的成虫。

5.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对有趋光性的鳞翅目、鞘翅目害虫的成虫,可以采用灯光诱杀的方法,每30~50亩马铃薯田装一盏灯,可以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

(三)生物防治

主要是应用生物农药和性诱技术防治害虫。如:针对马铃薯象甲、甜菜夜蛾,使用性诱剂,每亩安放一枚诱芯,可以有效减少虫源,防治效果可维持30天以上。

(四)化学防治

1. 播前消毒种薯或芽块。用0.05%~0.1%春雷霉素溶液或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分钟,晾干后播种,可防治细菌性病害;用35%甲霜灵拌种,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2~3公斤,均匀喷洒于150公斤芽块上,晾干后播种,可防治晚疫病。

2. 用40%辛硫磷乳油制成毒土,播前施于播种沟内,每亩施2公斤,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施4~5公斤,可防止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3. 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和豆芫箐可用20%氰戊菊酯或2.5%溴氢聚酯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

4. 马铃薯晚疫病要提前预防,从6月20日起,即可喷药防治,用大生、银法利、甲霜锰锌等药剂交替喷施,每间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5次即可。

5. 采用化学除草或人工除草的方法,控制田间杂草的危害。

总之,对于检疫性病害、种传和土传病害、地下害虫以及迁移快、传播流行速度快的病虫害,要大力推广使用生物药剂制剂、天然合成物质,合理、交替、轮换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减少环境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洋葱霜霉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

芹菜播种时间和方法深入分析介绍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