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葡萄绿盲蝽蟓的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2019-01-07 00:15:40浏览:46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绿盲蝽蟓属于半翅目、盲蝽科,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棉花、杨树、枣树、苹果、桃等。近年来,在葡萄生产中危害趋势越来越大

绿盲蝽蟓属于半翅目、盲蝽科,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棉花、杨树、枣树、苹果、桃等。近年来,在葡萄生产中危害趋势越来越大,且发展迅猛。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葡萄绿盲蝽蟓的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详情如下:

绿盲蝽蟓的特点

发生得早、个体小、代数多、成虫喜阴湿、有趋光性、飞翔能力较强、若虫也行动敏捷,白天隐藏,晚上出来危害,所以不易发觉。避雨栽培的葡萄,喷药时,它可以逃避到避雨棚上面,不使药剂喷到身上。给防治带来一定的难度。

绿盲蝽蟓发生规律

据有关资料介绍,绿盲蝽蟓年发生4~5代,各代成虫出现的时期为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中旬和9月。其中仅5、6月份虫态较整齐,以后各代则交错重叠。该虫以卵在杂草和树皮的裂缝中,以及浅层的土壤里越冬,初春当杂草发绿时,卵开始孵化,先在杂草上生活,待葡萄萌芽时,即转到葡萄上危害。

成虫和若虫均以剌吸葡萄的汁液为生,嫩梢受害重时,梢尖枯死,嫩叶受害后,初显黑色的小点(与黑痘病早期的症状相似,仔细辩认即可发现黑色小斑点的边缘并不整齐,且透光),幼叶展开后,叶片千疮百孔、支离破碎,影响光合作用;还能危害幼果,使幼果不能尽快地发育,后期果面上出现木栓化的疮疤,严重的还会造成裂果。有些绿色品种如森田尼无核果面上出现的黑点也可能与它有关,直接影响商品价值。

葡萄绿盲蝽蟓防治的重点,应放在前期,治早、治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防治方法如下:

(1)做好葡萄园清理,在早春及时清除地边、果园、沟内的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控制越冬卵的孵化;尤其在葡萄采收后仍要控制好园内的杂草,减少绿盲蝽蟓产卵的场所。

(2)发芽前葡萄芽呈茸球状时,全面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并在展叶2~4叶期喷10% 啶虫咪3 000~4 000倍,或20%氰戊菊酯1 500倍液加20%吡虫啉2 000倍液。

(3)在各园片分散管理的葡萄面积较大的产区,应进行统一防治,下午和傍晚喷药效果较好。

(4)设立黑光灯诱杀成虫。

(5)在葡萄园后侧运用驱避剂和另一侧用性诱剂,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梨树梨蝽蟓的危害特点、特征习性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

油菜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