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板栗橙斑白条天牛的形态特性、危害特点、繁殖规律及防治措施

2019-01-07 00:19:36浏览:7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橙斑白条天牛是危害板栗树正常生长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了板栗的品质和产量。本文针对板栗橙斑白条天牛的形态特性、危害特点、繁

橙斑白条天牛是危害板栗树正常生长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了板栗的品质和产量。本文针对板栗橙斑白条天牛的形态特性、危害特点、繁殖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深入的介绍,以期有效控制天牛的种群数量。

1、橙斑白条天牛形态特征

橙斑白条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又名板栗天牛,盘根虫。成虫体长51~70 mm,黑褐至黑色,被灰色绒毛。触角第3节及其以后各节为棕红色。前胸背板中央有1对橙红色的肾形斑。鞘翅上有7~11个橙色斑,其中第4斑最近中缝。雌虫腹部末节端缘中部微凹缺,雄虫腹部末节端缘呈弧凹。卵肾形,长约6.8 mm,宽2.0~2.5 mm,初为乳白色,孵化时呈淡黄色。幼虫体长70~110 mm,扁圆筒形,黄白色,体表被淡黄色小细毛,头黑褐色,前胸背板棕色,前方有4个白色圆点,气门椭圆形,棕黑色。蛹长30~50 mm,宽15~20 mm,初为乳白色,渐变淡黄色,羽化前为黑褐色,触角卷曲于胸部腹面,中后胸背面各有一疣状突起,腹面可见8节,腹部第1~6节背面各有1个黑色疣状突起,并密生绒毛。分布于江西、河南、福建、广东、湖北、湖南、浙江、台湾、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为枝干类害虫,其主要寄主植物有板栗、油桐、核桃、苦楝、栎、苹果。

2、危害特点

幼虫钻蛀树干木质部,造成遂道,其内充满虫粪或木梢,切断树枝输导组织,死大枝或断枝,有些枝干上隔段距离有通气孔,致使树势衰弱,出现多苞、空苞和空粒,造成减产,危害重的大枝上部枯死,易风折。成虫在5―6月啃食一年生新枝嫩皮,致使受害枝萎蔫,果实脱落。虫害多在1 m以下的板栗树主干上产卵,幼虫孵化后蛀入树皮取食韧皮部,造成横向蛀道以后幼虫蛀入主干木质部、髓部。常见1头或多头害虫危害同一株板栗树,横向蛀道环绕主干后造成栗树死亡,从根颈部发出萌蘖。板栗枝干受天牛成虫啃食树皮和产卵,传播枝干病害,表现出板栗干枯病的初期症状或受初孵幼虫取食韧皮部和边材,使树液运输受阻,形成虫节造成树势衰弱。从害虫危害状和捕捉幼虫看,引起板栗死树的害虫主要是橙斑白条天牛,危害较重,造成其他危害状的主要是云斑天牛。

3、繁殖规律

橙斑白条天牛3年发生1代,幼虫老熟后7―9月在木质部边材处筑蛹室化蛹,成虫在蛹室越冬。翌年4月化蛹,5月中旬羽化为成虫,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活动盛期。卵单产于树干基部30~80 cm处的树及下,幼虫孵化后在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向下蛀入直至根部30 cm以下,树干基部常有木屑状蛀粉。云斑天牛一般2年发生1代,少数1~3年发生1代。一般4月上旬即见成虫,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活动最盛期,6月中旬后大减,6月开始产卵,7月下旬为盛产期。卵单产于枝干的皮层,幼虫先在树皮下蛀食,后逐渐入木质部向上蛀食,经1~2年老熟后的幼虫在蛀道末端作室化蛹,8月化蛹,9月羽化为成虫。

4、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板栗树苗检疫。严防虫害流入,不栽带虫源苗木。二是加强果园管理。保持林内卫生,及时清除虫害木、衰弱木,剪除病虫枝。4―8月间保持树冠基部无杂草,杜绝天牛成虫钻入危害。三是涂白。用生石灰10份、硫磺粉1份、食盐0.2份、水30~40份,加敌百虫0.2份,调成涂白剂。于11月后橙斑白条天牛越冬时涂于树干,从根基到离地面1 m处进行涂白,不要漏涂。四是人工捕杀成虫和幼虫。成虫大批羽化出孔时,利用橙斑白条天牛成虫栖息于枝干或在树干基部产卵等特点,对成虫进行人工捕杀。4―8月,树干基部有幼虫蛀食时排出木屑,用铁丝钩杀幼虫,幼虫钻蛀入干,掏空虫道木屑,用80%敌敌畏乳油药棉球,塞入虫孔堵住,熏杀幼虫,有效降低天牛幼虫孵化率。五是诱捕器诱杀。在传媒天牛羽化期(一般在4月上中旬),在果园边缘、山顶、林道旁、空气流通处发病林分每隔100 m设置1个诱捕器,离地面1.5 m左右,诱捕器诱芯内放入清洁棉花,加入引诱剂200 mL,5~7 d检查1次诱捕器或诱杀天牛成虫情况。六是化学防治。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树干或大侧枝上每年4―6月,喷洒40%氧化乐果或48%乐斯本(毒死蜱)800~1 000倍液杀成虫;或用10%吡虫啉5 000倍液,隔5~7 d喷园林植物或诱饵树干1次,每次喷透,使药液沿树干流到根部,预防成虫产卵。七是减少虫源共性的主要植物,对板栗树园附近已寄主上的天牛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虫口数量较多植物应及时伐除,减少虫源。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深入分析茶树良种的扦插繁殖技术

上一篇:

芹菜空心病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