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西葫芦褐腐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2019-01-07 00:38:21浏览:81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西葫芦褐腐病主要为害幼嫩瓜条,也为害花和叶柄等,常常导致果实腐烂,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西葫芦褐

西葫芦褐腐病主要为害幼嫩瓜条,也为害花和叶柄等,常常导致果实腐烂,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西葫芦褐腐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症状

主要为害花和幼果,先从花蒂侵入后逐渐蔓延到幼果,被侵入的幼果从顶部向下腐烂,随后腐烂部位出现象黑色大头针似的霉菌,最后果实迅速腐烂。

二、病原与发生规律

病菌为弱寄生菌,腐生性极强,田间自然分布很普遍,可在多种蔬菜的病残体上以菌丝状态腐生生活。孢囊孢子可附着在田间架材和保护地内所有暴露在空中的表面上越冬。当条件适宜时,病菌由伤口或生活力极低的衰弱部位侵人。病菌侵人后分泌—种果胶酶快速分解细胞间质,引起腐烂,产生大量孢子随气流、雨水或浇水传播蔓延,形成多次重复侵染。温暖潮湿有利于发病,病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3—28℃,要求相对湿度80%以上。田间浇水多,土壤和空气潮湿,病害发生较重。平畦种植、无地膜种植、管理粗放的地块受害重。

三、防治方法

1、种植前彻底清除前茬作物的所有残余组织。采取高垄或高畦地膜覆盖栽培。精心管理,及时小心清除病瓜、病花和衰败的残花等。避免造成各种伤口,减少病菌侵染机会。雨后或浇水后避免田间积水,保护地加强通风降湿,抑制病害发生发展。

2、选种浸种。选用抗病、包衣的种子,未包衣的种子要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浸种时,用55℃温水浸15分钟,加强通风散湿。

3、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蔓、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并注意与非瓜类作物进行两年以上的轮作。

4、摘病花果。幼瓜坐果后及时摘除残花,见病果摘除后深埋处理。在发病部位用50倍的可杀得糊液进行涂抹,效果很好。

5、药剂防治。开花至幼果期喷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400~500倍液,或68%精甲霜灵锰锌颗粒剂 300倍液,或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蜜柚脚腐病的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

黄瓜药害症状、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