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2019-01-07 00:39:03浏览:62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蔬菜根结线虫是种植期间出现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一般造成受害蔬菜减产10%~30%,严重时甚至高达50%以上。

蔬菜根结线虫是种植期间出现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一般造成受害蔬菜减产10%~30%,严重时甚至高达50%以上。因此,了解掌握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1、根结线虫的危害

根结线虫为害范围很广,可危害茄果类、瓜类、叶菜类、豆类等多种蔬菜。危害植株根部,形成根瘤,一般在根结上可生出细弱新根。根瘤初为白色,进而变为褐色,表面龟裂,腐败。受害植株轻者地上部分症状不明显,重者呈现叶片发黄,生长缓慢,长势差的病症,严重者叶片萎蔫,甚至提早枯死。严重影响植株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以及植株的光合作用,对蔬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有着极大的影响。

2、发生规律

根结线虫常以卵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当平均气温10 ℃以上时,越冬卵开始孵化,土壤温度25~30 ℃是线虫危害的适宜温度,温度高于40 ℃或低于5 ℃很少活动。其主要分布于20 cm土层内,以3~9 cm最多。2龄幼虫为侵染幼虫,接触寄生根部后由根尖部侵入,在病组织内取食,生长发育,并能分泌出吲哚乙酸等生长素刺激植物细胞,使之形成巨形细胞,致使根系病部产生根结。年发生5~10代。传播途径主要是病土、病苗和浇灌水,农事操作也可携带传播。土壤质地疏松的砂壤土适宜根结线虫的活动,发病较重,潮湿、盐碱、黏土、板结土壤发病轻。连作棚室发病重。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3、防治方法

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要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综合采用农业、生物、生态及物理等手段,辅以化学防治,对其进行无害化治理,将根结线虫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3.1农业防治

3.1.1 选用抗病品种或利用抗病砧木培育嫁接苗

目前,西红柿可利用1420、罗曼娜、耐莫尼塔、千禧等抗病品种;茄子上利用抗病砧木托鲁巴姆,培育嫁接苗;瓜类蔬菜可利用较抗病或耐病的砧木材料,作砧木嫁接黄瓜、甜瓜、西葫芦和苦瓜等。

3.1.2选育健壮幼苗

选用无线虫苗床培育无病苗,定植无线虫健壮幼苗。

3.1.3加强管理

播前深翻土地,深度达20~30 cm,把在表土中的虫瘿翻入土壤深层,可减轻为害。同时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植株抗、耐病性。收获后及时清除植株病残根,并带出大棚集中深埋或烧毁。

3.1.4合理轮作

轮作是改良土壤环境,减少虫源,控制根结线虫蔓延、为害的有效措施。可与远缘科、属作物进行2~3年轮作,如与葱、蒜类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水旱轮作。

3.1.5有机基质栽培(无土栽培)

在根结线虫病为害特别重的大棚,可挖梯形地槽,铺设塑料薄膜,内填草炭、蛭石、珍珠岩等有机基质,进行蔬菜无土栽培。

3.2化学防治

3.2.1用于蔬菜种植前土壤处理可选用棉隆或40 %威百亩水剂等药剂。

(1)棉隆(如必速灭微颗粒剂)

定植前用98 %必速灭微颗粒剂,发生轻的每667 m2用3 kg左右,重者5~8 kg,均匀施于地面,深翻30 cm,浇水后盖膜,熏15 d左右,去膜通气、松土,7~10 d后,在确保土壤中没有残存气体后定植。

(2)40 %威百亩水剂

40 %威百亩水剂具有杀线虫、杀菌及除草效果,在日光温室夏季休闲期整地后开宽30 cm、深15~20 cm的沟,每667 m2用4~5 kg,对水500 kg浇施,覆盖地膜,15 d后去膜,松土1~2次,再过7 d后可播种或定植。

3.2.2蔬菜生长期间可选用药剂有:阿维菌素、福气多或地衣芽孢杆菌等。

(1)阿维菌素

1.8 %阿维菌素1 000倍液,定植后灌根,每株药液300 mL;坐果初期再灌1次,每株500 mL,可基本控制为害。

(2)10 %三唑磷颗粒剂(如福气多)

每667 m2用福气多1.5~2 kg,与适量细土或细沙混匀后穴施、撒施、沟施均可。

(3)地衣芽孢杆菌(如禾神元微生物菌肥)

禾神元微生物菌肥粉剂采用开沟条施或沟施、穴施方法,每667 m2施用50~80 kg。水剂在定植后连续灌根2~3次,每7~10 d用1次,每株灌液量300 mL,15 kg水对75 mL产品。该产品具有很好的防虫、防病、促生长作用,尤其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非常显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芹菜早疫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

圣女果早疫病的危害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