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山楂枯梢病的症状表现、病原及防治技术

2019-01-07 00:52:09浏览:47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山楂枯梢病又称枝枯病,是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山楂种植区广泛发生,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

山楂枯梢病又称枝枯病,是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山楂种植区广泛发生,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山楂枯梢病的症状表现、病原及防治技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防治该病害。

症状表现:

该病主要危害果桩,即果柄坐落处。染病初期,果桩由上而下变黑,干枯,缢缩,有明显的病健界限;发病后期,病部表皮下出现黑色粒状突起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座;后突破表皮纵向开裂。翌春病斑向下蔓延,严重时新梢枯死。叶片萎蔫,最后导致干枯死亡,并残留于树上不易脱落。

病原:

山楂枯梢病的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中的樱桃枝枯壳梭孢菌。又称枝枯病。该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二至三年生的果桩上越冬,翌年6―7月遇雨产生分生孢子,此时可进行再次侵染,一般会从二年生的果桩入侵,形成病斑。老龄树、弱树、修剪不当及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重。一般是在树冠内膛发病较多。此外,该种病害的发生与否与当年生果桩基部的直径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直径0.3 cm以下,发病重;0.3~0.4 cm发病较轻,0.4 cm以上,基本不发病。

防治技术:

一是选择较抗病品种。

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采后及时深翻土地,同时沟施基肥100~200 kg/株。早春发芽前15 d,施碳酸氢铵1.0~1.5 kg/株或尿素250 g/株,施后浇水。

三是病菌主要在2~3年果桩上越冬和造成病枯梢,因此应采取冬季修剪和发病期及时剪掉病枯枝梢以消除菌源,可以有效地减少菌源控制病害。可在发芽前喷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3~5 °Bé石硫合剂、10%银果乳油500~600倍液等。

四是发生期进行药剂防治。5-6月进入雨季后,喷洒62%噻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15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山楂丛枝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总结

上一篇:

三种刺蛾的为害症状、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