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姜瘟的症状、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9-01-07 00:54:52浏览:60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姜瘟又称腐烂病,6-8月为发生和流行的高峰时期,整个发病期长达130多天。该病严重危害了生姜的生长,甚至能够导致全田无收。因此

姜瘟又称腐烂病,6-8月为发生和流行的高峰时期,整个发病期长达130多天。该病严重危害了生姜的生长,甚至能够导致全田无收。因此,农户们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防治措施。以下内容为大家详细分析了姜瘟的症状、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姜瘟的症状、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1、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地下根茎,也可危害地上茎叶,一般多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地下根茎上部首先发病。发病初期,植株叶片萎垂、反卷、平摆、叶尖和叶脉鲜黄,后变黄褐。茎基部和姜块连接处病斑初为淡黄褐色水浸状,接着组织逐渐变软,用手挤压有污白臭汁流出。同时,病姜开始呈现暗紫色,以后逐渐变黄褐,内部腐烂。最后茎叶枯死,歪倒,极易拔起。

2、病原

姜瘟病由细菌青枯假单孢杆菌侵染所致。生长最适温度28-29℃,最高40℃,最低4℃,致死温度52-53.3℃(10分钟)。病菌在30℃左右的干燥状态下,3天后即丧失生活力,在pH值4.05-9.5的范围内细菌均可生长,但以pH值5.4-7.3最适宜。病菌除危害姜外,茄子、辣椒等均可被侵染。

3、姜瘟发生特点

此病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所致。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种姜内越冬,成为翌年侵染源。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灌溉水和风雨,以及带菌种姜。而影响发病的气象因子是温湿度,其中湿度更为重要。

在高温28℃以上,相对湿度85%以上的高温多雨气象条件下发病迅速、严重。高温干旱会抑制病害发展。姜田轮作3年以上的不发病或轻发病,连作的发病重。沙壤土质通透性好发病晚且轻。以有机肥做基肥,增施磷、钾肥,能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轻。

4、传播途径与发病规律

4.1 传播途径

4.1.1 种姜传播 种姜是田间病菌初侵染的主要来源,也是远距离传播病害的主要途径。

4.1.2 土壤传播 发病的姜田因病株残体遗落在地里,致使土壤带菌,如果重茬连作,往往引起发病;以往种过番茄、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发生过青枯病的田块也会引发该病;越是老姜区,年年病茬连作,土壤中病菌逐年积累,会造成病害逐年加剧。

4.1.3 肥料传播 有些姜农用病株残体或带菌土壤沤制圈肥作为基肥施入姜田,使姜田增加了病菌,而引发此病。

4.1.4 水传播 灌溉水和雨水也是传播病菌的媒介,尤其在发病盛期,如果水源被污染,病菌随水而流动,引起病害。

4.2 发病规律

姜瘟流行期长,一般6月份始发,7-8月为发病盛期,9月份后逐渐减弱。发病早晚、轻重与当年的气温和降雨量有关。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6-31℃。温度越高,病害蔓延越快,尤其在高温多雨季节,病菌大量繁殖并随水扩散,可在较短时间内引起大批植株发病。因此,发病季节若遇高温多雨,则发病重;若气温较低,降雨量较少,则往往发病较轻。

姜瘟的症状、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5、综合防治措施

5.1 轮作换茬

轮作换茬是切断土壤病菌的重要途径。种植生姜最好用新茬或前茬为粮食作物的地块,山村以前茬为甘薯、木薯地块为宜,种植过茄科作物(如番茄),尤其是发生过青枯病地块不宜种姜。经发病姜田流过的下水田和邻界田,在第二三年也不宜种植,否则易发生姜瘟。

5.2 严格选种及种姜处理

选择在无病地块收获的生姜作种姜,还要对种姜进行消毒处理。

5.2.1 选用健壮姜块做种姜 应选用块大肉厚、皮色黄亮、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及无病虫危害的姜块作种姜。凡肉质变色、水渍状、表皮易脱落的种姜不能催芽播种定植,否则会引起姜瘟。

5.2.2 晒姜 晒姜可以促进种姜发芽和进一步鉴定种姜的好坏,病姜晒后瘪皱无比,应予剔除,选择饱满发亮的健姜做进一步处理。

5.3 选地整地

姜为浅根作物,根系不发达,既不耐旱,也不耐涝。种植生姜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块,壤土砂黏适中,既松软透气,又能保水、保肥,利于幼苗生长与根系发育。整地时地面要平,姜沟不宜过长,一般在15cm左右为宜。姜田要设排水沟,以防雨季田间积水。

5.4 田间管理

保证所用肥料无病菌,切不可用病株残体或带菌土壤沤肥,有机肥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姜田最好用清洁水灌溉,并注意防止水污染,严禁将病株扔入水渠,浇水时还应控制水量,切不可大水漫灌。

5.5 控制蔓延

消毒,每穴施消石灰1kg或漂白粉0.125kg,然后用无菌土掩埋,并及时改变浇水渠道,对发病小区停止或控制灌水,以抑制病害蔓延。

5.6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对病株按前述处理,并及时用3%克菌康(中生菌素)800-1000倍液灌根,或选用50%代森铵600-800倍液、农用链霉素200mg/kg、50%敌克松1000倍液防治。每隔5-7d用药1次,连喷或灌根2-3次。或用1%石灰水灌根,每株灌250-500g,隔7d灌1次,连灌2-3次,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豆紫斑病危害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

大豆赤霉病的病害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