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农机手九大黄金“戒律”

2019-01-07 09:33:49浏览:33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一、盲目攀比:一些农机手手头有了钱之后,相互攀比着购置一些机车和配套机具。由于盲目发展,不仅造成综合配套利用率较低和

  一、盲目攀比:一些农机手手头有了钱之后,相互攀比着购置一些机车和配套机具。由于盲目发展,不仅造成综合配套利用率较低和大量的闲置与浪费,而且占用了一些生产启动资金,需要资金时还得东挪西借或贷款,富户变穷户。


  二、非法改装:有些生活在市郊的农机手自作聪明,发现搞客运来钱快,便私下将农用车改型、加棚上座位,在城乡四周跑起客运。有的为提高车速,随便更换较大规格的发动机皮带轮以提高传动比,擅自改动调速装置来提高发动机的最高标定转速,由于非法改装,事故频出。


  三、胡乱拆卸:个别机手缺乏科学常识,为了使机车“轻装上阵”,随意把前后轮的配重铁卸掉,有的还把消音器也卸掉。殊不知,卸掉配重铁,对机车本身和行车安全都有极大危害。卸掉消音器,不仅会增加发动机的噪音,而且浓烟废气会污染环境并损害机手和他人健康,甚至使机手听不清左右前后车辆的笛声而造成交通事故。


  四、重利超载: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有80%的农用车超载。这样做有许多危害:1.机车超载使发动机负荷过大,会导致发动机过热损坏,增加燃料消耗。2.使机车的制动性能降低,制动距离过长。3.超载使货物的重心前后移动,造成转向沉重或轻飘,难以操作,遇到复杂路况容易发生事故。4.容易发生车架变形、钢板弹簧断裂等现象。


  五、随意借用:许多农机手虽懂得车牌号是车辆技术状况合格及行驶权、作业权的标志,但碍于亲朋好友的情面,经常将车牌号借给“黑车”主使用;也有些机手为省钱,将已作废的旧号牌挂到车上逃避路检,蒙混过关。


  六、随便雇佣:一些富裕起来的机手变得懒惰起来,经常雇佣他人代开车,自己当起了小老板,据了解,被雇佣者大都是外来打工者,有的无证驾驶,有的持证者是新手,对操作技术和维修常识一知半解,这些人开车极易发生事故,使车主蒙受损失。


  七、非法买卖:近年来,报废车日益增多,但由于有关部门对报废车的回收和监管失控,一些单位和个人非法收购,然后非法拆整为零出售零部件或东拼西凑改装成“新车”,出售给不明真相或贪图便宜的农民。这些报废车上路,很容易酿成交通事故。


  八、逃避手续:绝大多数农机手普遍存在“小四轮围着田间地头转,不进乡镇不上县”的心理。因此,购进机车后不申办入户手续,无牌证作业;有的机手几经催促拒不参加农机培训,也不主动考取驾照。有的将农机转卖后,不及时到监理部门办理转籍、过户手续,诱发了诸多经济纠纷案件,给双方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九、轻信营销信息:有的农机户农副产品收入颇丰,或收购产品外销,急于寻找营销门路,盲目依赖一些经纪人,结果有的轻信骗子的花言巧语而上当。许多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机手致富心切,在从事农副业运输前不会搞市场调查分析和信息咨询,而是道听途说或仅凭一纸空文的虚假广告就盲目出外搞运输,结果上当受骗,还耽误了家中农活。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排灌机日常养护小常识

上一篇:

新农机为何动力不足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