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杀虫剂知识大讲堂

2019-01-07 10:12:32浏览:70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目前防治褐飞虱最常用的杀虫剂单剂包括新烟碱类、昆虫生长调节剂、三嗪酮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等;防治稻纵卷叶螟最常

  目前防治褐飞虱最常用的杀虫剂单剂包括新烟碱类、昆虫生长调节剂、三嗪酮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等;防治稻纵卷叶螟最常用的化学杀虫剂单剂包括有机磷类、双酰胺类、大环内酯类、钠通道抑制剂等。

  噻虫嗪、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都是新烟碱类药剂,作用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能有效地防治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从2005年监测到田间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高水平抗性后,已被农业部发文要求暂停使用,随后噻虫嗪被推荐为替代药剂,但是随着噻虫嗪使用量的增加,褐飞虱对噻虫嗪抗性水平上升明显,导致其田间防治效果低于80%,而呋虫胺、氟啶虫胺腈田间防治效果都在85%以上。

  噻嗪酮作为一种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随着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的产生,吡虫啉在褐飞虱防治中停止使用以及氟虫腈在稻田的禁用,噻嗪酮成为防治褐飞虱的主要药剂品种之一。2012年监测发现江苏邗江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已产生高水平抗药性。鉴于目前噻嗪酮田间防效仍然不好(在50%以下),建议暂时停止使用噻嗪酮防治褐飞虱。

  吡蚜酮作用于害虫口针而产生阻塞效应,导致害虫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而且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虽然目前吡蚜酮对褐飞虱防效比较好,但褐飞虱对吡蚜酮的抗性不容忽视,且发现田间褐飞虱对吡蚜酮抗性明显上升。

  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四氯虫酰胺是近年新研制开发的鱼尼丁受体激活剂,对鳞翅目等害虫具有优异的活性。从田间防治效果看,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优于溴氰虫酰胺。

  茚虫威、氰氟虫腙都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不可逆阻断昆虫体内的神经冲动传递,导致害虫运动失调、不能进食、麻痹并最终死亡。从田间防治效果看,茚虫威、氰氟虫腙对稻纵卷叶螟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都在80%以上,可以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选择性药剂。

  丙溴磷、稻丰散、毒死蜱都属于有机磷类杀虫剂,这类药剂主要通过抑制其靶标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使昆虫中毒死亡。从田间防效结果看,丙溴磷、稻散·毒死蜱杀虫效果都在80%以上,保叶效果在70%以下,杀虫效果明显优于保叶效果。

  水稻“两迁”害虫都具有远距离迁飞性习性,在对其进行防治过程中,迁出区和迁入区间,同一地区的上下代之间,应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避免连续、单一用药。可通过交替轮换使用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吡蚜酮、噻虫嗪来有效延缓褐飞虱抗药性的发展,交替轮换使用双酰胺类、有机磷类、茚虫威、氰氟虫腙来有效延缓稻纵卷叶螟抗药性的发展。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水稻田除草剂氰氟草酯的相关登记信息值得关注

上一篇:

水稻病虫害 农药施用要因时而异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