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预防番茄乙烯利药害

2019-01-07 19:21:43浏览:51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症状 为提早上市,生产上常用乙烯利当催熟剂处理番茄果实,处理不当会发生乙烯利药害。受害的果实果皮薄,果肉软,果实表面

  症状 为提早上市,生产上常用乙烯利当催熟剂处理番茄果实,处理不当会发生乙烯利药害。受害的果实果皮薄,果肉软,果实表面出现白晕区,并产生凹陷斑,病斑灰褐色、浅褐色,边缘褐色。叶片小而畸形,小叶一般向上扭曲(这一点与2,4-D药害不同)。


  病因 乙烯利有极好的催熟作用,能促进番茄红素产生。但使用过量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乙烯利溶液浓度过高,或虽然浓度适宜但单果附着药液过多,均会发生药害。


  防治方法


  ①采用适宜方法,掌握适宜浓度 用乙烯利进行番茄果实催红(催熟)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一是株上涂果催红,即当果实长到足够大小,颜色由绿转白时,用800~1000毫克/升的乙烯利直接涂抹植株上的果实,乙烯利应涂在萼片与果实的连接处。4、5天后即可大量转色。但在实际催红过程中,往往由于处理不当而抑制植株的生长,有的还会发生药害。


  其二是采后浸果催红,方法是 选择转色期(果顶泛白)的番茄果实,从离层处摘下,用2000~3000毫克/升的乙烯利浸果1分钟,取出后沥去水分,放置在20~25℃环境下,其上覆盖塑料薄膜,3天即可转色,可比正常生长者提前1周转红。


  其三是 全株喷药催红,方法是 在植株生长后期采收至上层果实时,可全株喷洒800~1000毫克/升的乙烯利,既可促进果实转红,又兼顾了茎叶生长。在采收最后一批果实前,用4000毫克/升的乙烯利全田整株喷洒,可加快成熟,提高产量,不考虑植株死活,因为采收后就拉秧。


  ②操作方法要适宜 株上涂果催红时最容易产生药害,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催红不宜过早。一般要求果实充分长大,果色发白时催红效果最好,如果果实尚为绿色,未充分长大,急于催红,易形成着色不均的僵果。第二,催红药剂的浓度不宜过高。番茄催红通常使用剂型为 40%的乙烯利,常用浓度为50毫升加水4千克,充分混合均匀后使用。如药液浓度过高,会伤害基部叶片,使叶片发黄,出现明显的药害症状。第三, 催红果实的数量一次不宜太多。单株催红的果实一般以每次l~2个为好。因为单株催红果实太多,受药量过大,易产生药害。应采取分期分批催红,陆续采收上市的办法。第四,避免药液沾染叶片。


  要认真操作,可用小块海绵,汲取药液,涂抹果实的表面。也可在手上套棉纱手套,浸取药液擦抹果面(注意套棉纱手套前,手上要先套塑料手套,因为乙烯利为酸性物质,对皮肤有轻度的腐蚀作用)。无论哪种采用方式,都不能让药液污染叶片,否则叶片发黄。


  采收后催红的处理方法对温度要求严格,温度低于15℃,转色速度慢,高于35℃果色发黄,不鲜艳。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番茄卷叶病的药剂防治法

上一篇:

棚室番茄叶霉病的药剂防治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