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番茄早疫病要早防治

2019-01-07 19:29:48浏览:51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一、病原  为茄链格孢,属半知菌类真菌  二、症状  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各地普遍均有发生。近年来,由于推广抗

  一、病原
  为茄链格孢,属半知菌类真菌
  二、症状
  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各地普遍均有发生。近年来,由于推广抗病毒病而不抗早疫病的番茄品种,导致了早疫病的严重发生。
  番茄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幼苗、茎和果实。发病严重时引起落叶、落果和断枝,严重影响产量。因此,番茄早疫病是危害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幼苗染病,在茎基部上产生暗褐色病斑,稍凹陷有轮纹。成株期叶片被害,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渐次向上蔓延,初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逐渐扩大,达1-2cm,边缘深褐色,中央灰褐色,有同心轮纹,边缘有黄色晕环,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霉点,严重时叶片脱落。
  茎部染病,病斑多在分枝处及叶柄基部,呈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凹陷,有同心轮纹,发生严重时可断枝。果实上病斑多发生在蒂部附近和有裂缝的地方,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褐色、黑色斑,凹陷。严重时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叶柄、果柄染病,病斑灰褐色,长椭圆形,稍凹陷,病果常提早脱落。
  三、番茄早疫病的传染方式
  番茄早疫病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在真菌分类中,属于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残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第二年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微风、雨水溅流,传染到寄主上,通过气孔、伤口或者从表皮直接侵入。在体内繁殖大量的菌丝,然后产生孢子梗,进而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
  分生孢子比较顽固,通常条件下可存活1-15年。同时,产生的活体菌丝可在1-45℃的广泛温度范围中生长,在26-28℃时,生长最快。侵入寄主后只需2-3d就可形成病斑,再经过3-4d在病部就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温度高、湿度大,就有利于发病。分生孢子在水滴中在28-30℃下,只要35-45分钟就可萌发,进行再侵染。天气多雨雾时,分生孢子大量形成和迅速萌发,常引起病害流行。当然水肥供应良好,植株生长健壮,发病轻;植株生长衰弱,田间排水不良,发病严重。
  四、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方法
  1、品种的选择:选择抗耐病品种。一般早熟品种、窄叶品种发病较轻,高棵、大秧、大叶品种发病较重。
  2、清洁田园和实行轮作
  鉴于病原能有一年以上的存活期,所以要注意轮作。一般与非茄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拉秧后应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和落果,结合整地搞好田间卫生。
  3、种子消毒和培育无病壮苗
  在注意从无病地块,无病植株上选留种子的基础上,对采后的种子除结合其他病害的预防,用70℃干热处理72小时法进行处理外,在播前可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后,取出摊开冷却,再催芽播种。
  选择连续2年以上未种过番茄作物的地块做苗床,否则床土要换无病新土。定植时剔出病苗。
  4、加强栽培管理。降低湿度。番茄生长期间增施磷钾肥,特别是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对病害的抗性。
  化学防治方法:
  发生初期可喷下列药剂,隔7-10d喷一次,连续喷3-5次,常用药剂有代森锰锌、百菌清、甲霜灵(瑞毒霉),使用百菌清的采收前23d停止打药。使用代森锰锌每个重大季节只能使用1-2次,防治锰离子超标。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番茄叶霉病药剂防治要点

上一篇:

番茄叶霉病综合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