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贵州普定:韭黄助力脱贫,村民生活越过越好

2019-02-21 19:35:46浏览:49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韭黄为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因不见阳光而呈黄白色,因其口感鲜嫩味道鲜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原是一
  韭黄为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因不见阳光而呈黄白色,因其口感鲜嫩味道鲜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原是一个贫困县,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发展期了韭黄种植,如今已经要推出贫困县的行列了,村民们的生活也越过越好,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韭黄
韭黄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的群众为韭黄编了个九字诀:“种得活、卖得脱、划得着”。
  2018年年底,普定成为贵州拟退出贫困县之一,在外务工的游子们也逐步闻讯归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可谓功不可没。
  普定是“黔中腹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适宜韭黄等农作物生长的天然温床。普定县化处镇焦家村村支书张振刚说:“选择产品成为关键点,要选择价值高、市场好的农产品,脱贫致富就是时间问题。”
  普定县化处镇水母河流域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韭黄种植基地。
  新春刚过,走进普定县化处镇水母河流域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的韭黄种植基地,村民们仍在田间地头忙碌着。
  2017年10月,该示范园区开始建立,其核心区共种植韭黄10000余亩。目前主要销往广东、浙江等省外市场,售价为5.2元到8.5元每斤,年产值可达6000余万元。
  正在韭菜园里干活的化处镇焦家村村民高艳说:“挖一锄头就是一锄头的钱,干着有劲。”回想以前,她说,家里只有一亩地,种的是水稻,就算盛产,也就能收成五六百斤,根本挣不了钱。
  高艳今年49岁,自1997年去浙江务工后,已经在外地呆了近22年。她谈起在浙江的日子,上班的时候还好,但只要一闲下来,就没有一分钟不想念家人。这么多年来,每年都只有春节她才能和家人短暂团聚。
韭黄
韭黄
  今年春节回到家后,高艳决定不走了。“现在大家把土地合在一起种韭黄,能挣着钱了,我想回来,和家里人在一起。”她说。
  从园区建立以来,村支书张振刚一直参与韭黄种植、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工作。他说:“要让群众看到生活的希望,必须抓好韭黄产业的发展。”
  截至2018年年底,普定县化处镇水母河流域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累计用工70000人次,带动贫困户1281户5775人。化处镇焦家村村集体经济从2014年不足3万元增加到2018年底的近300万元。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黄土地上:一个小山村的“脱贫”大戏

上一篇:

山西省农科院两专家获省脱贫攻坚创新奖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