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网红坚果被指霉菌超标16倍,专家:是否致病得看是哪种菌

2019-02-23 16:52:00浏览:871评论:0 来源:澎湃新闻   
核心摘要:近日有媒体选了5款人气颇高的“网红”坚果,分别检测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甜蜜素、黄曲霉毒素B1和霉菌含量,结果发现都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硫,部分样品霉菌含量,整整超标了16倍!二氧化硫和霉菌超标,对健康有哪些隐患?
  近日有媒体选了5款人气颇高的“网红”坚果,分别检测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甜蜜素、黄曲霉毒素B1和霉菌含量,结果发现都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硫,部分样品霉菌含量,整整超标了16倍!二氧化硫和霉菌超标,对健康有哪些隐患?
 
  霉菌超标不一定致病?
 
  中国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解释,二氧化硫是“正经”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护色、防腐、漂白和抗氧化的作用,在食物中检测出来并不奇怪。只要不超标,那便没有问题。
 
  媒体报道中,5款坚果检测出的二氧化硫全都是微量,最高的一款也没有超过国家标准400mg/kg。
 
  至于霉菌超标16倍,听着着实吓人。阮光锋指出,霉菌超标肯定说明卫生状况存在问题。但是,超标16倍是否真的会致病,还不好说。
 
  霉菌是微生物指示菌,微生物的数量太庞大,种类还不同。不能笼统地认为霉菌超标就会致病,得看是哪种霉菌,是不是致病菌。常见的有害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以及几种真菌毒素。
 
  媒体披露的稿件中显示不含黄曲霉毒素,至于是否还有其他真菌毒素则未提及,16倍这个数字的确能让消费者吓一跳,但没有具体的分析,实际意义并不大。
 
  霉菌食物也有好坏
 
  为何一提霉菌,就能触动大众的神经?毕竟在大众的印象里,有霉菌就相当于“发霉了”,发霉的东西吃了怎么能不生病?更何况,霉菌还被认为能致癌,怎能让人不害怕。
 
  对此,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凌轶群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霉菌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有好有坏。“坏霉菌”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在食品上繁殖会产生霉菌毒素,通过食物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凌轶群主任提醒,吃发霉变质的食物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即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
 
  人们食用了被霉菌污染的花生、坚果、大米、食用油酱、面粉、玉米等,往往会引起体内重要脏器的损害。
 
  “少量霉菌食物被误食并无大碍,但食用多了会有致癌风险。”凌轶群主任说。
 
  但是,大众也不要一棍子将霉菌打死。霉菌并不都是坏的,很多霉菌对人类来说其实是有益的。例如食品加工中霉菌有很多妙用,酱油、豆瓣、豆豉等需要米麹菌发酵,曲霉菌则是酿造食醋的关键菌种。
 
  “霉菌指示菌超出相关标准限量,虽然不能直接反映产品可能导致人群健康问题的风险程度,但可以间接反映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环节卫生状况的优劣。”凌轶群主任指出,抽检中发现霉菌超标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或者是由于产品存储、运输条件控制不当引起霉菌滋生,导致流通环节抽取的样品不合格。
(责任编辑:城阳)
下一篇:

农业农村部全面部署 2019年全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上一篇:

校长陪餐制能否保证校园“舌尖”安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