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白叶枯病发病特点

2019-02-24 20:02:02浏览:38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原菌为水稻黄单胞菌。初侵染源主要是病草和病谷,细菌经水流传播到秧田,引起秧苗发病。早稻秧苗感染后往

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原菌为水稻黄单胞菌。初侵染源主要是病草和病谷,细菌经水流传播到秧田,引起秧苗发病。早稻秧苗感染后往往不表现症状,成为带菌苗。晚稻在三四叶期就可表现症状。秧田期淹水,秧苗期淹水,秧苗被感染的机会增多,淹水没顶次数越多,时间越长,秧苗带菌率越高。当带菌苗或显症状的秧苗移栽到大田后,到分蘖末期稻株抗病力降时开始发病,成为中心病株。以后又在病株的病部产生大量的菌脓,借灌水和暴风雨传播,不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在田间不断扩大蔓延。     

台风或洪涝灾害容易造成白叶枯病暴发流行。偏施氮肥,深水灌溉,特别是受淹的情况下发病严重。受淹时间越长,次数越多,发病越重。串灌、谩灌致使病原菌随水流传播,扩大危害。品种之间的抗病差异明显。稻株抗病力一般在分蘖末期开始下降,孕穗、抽穗阶段最易感病。气温在26 -30°C ,相对湿度在90%,多雨、日照不足、风速大的气候条件下,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谈快速建站与自主研发建站的区别

上一篇:

玉米节种播种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