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蕃茄秋延迟栽培技术

2019-02-24 20:11:36浏览:24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栽培特性  蕃茄喜温不耐寒,也不耐热。生长适温白天20~26℃,夜间温度15~17℃。35℃以上茎叶细小,花器发育和授粉不良,引

一、栽培特性  

蕃茄喜温不耐寒,也不耐热。生长适温白天20~26℃,夜间温度15~17℃。35℃以上茎叶细小,花器发育和授粉不良,引起落花落果;5℃停止生长;1~2℃发生冻害。种子发芽温度10~31℃,以25~28℃最适宜。

二、播种与育苗  

播种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

育苗采用营养钵或营养块育苗。育苗用土要充分消毒,并在播种后的苗床上及时喷洒普力克以防猝倒病的发生,并用防虫网保护苗床以防病毒侵染。

一般先在育苗床上育苗,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假植到营养袋(育苗盘),以防幼苗徒长,促进定植后早发。苗床整成1.3 m宽的高畦,浇足底水,撒一薄层营养土后再播种。播种要稀播,一般每m2播2 g种子,播后覆盖约1 cm厚的营养土。

播种后育苗期间应重视温度和水分的管理。幼苗出土前温度控制在28℃左右,齐苗后温度可降至25℃。水分管理一般以畦面潮湿为主,切勿浇大水。当畦面较干时,可喷水,保持畦面湿润,当苗龄25 d左右,苗具4~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三、整地及合理密植  

蕃茄适于生长在排灌方便,通风良好,保肥水力强的微酸性土壤。如种植在砂土或红黄土上,须多施有机肥和石灰改良。否则,容易发生青枯病。

定植前要施足基肥,每667 m2用腐熟有机肥2000 kg、过磷酸钙30 kg,结合整畦施下。一般畦带沟宽1.2~1.4 m。

畦整好后,在畦中间开施肥沟,一般每667 m2用碳铵80 kg、硫酸钾30 kg混合均匀后,施于沟中。采用双行定植,株距30~40 cm,每667 m2植2500~3500株,选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

四、田间管理  

大棚在高温时只盖顶,两侧不盖,以利降温通风。
定植后20 d左右及时整枝,使之形成单干,以利于开花结果。一般蕃茄3~4个果穗座果后,摘心封顶。促使同化产物集中向果实运输,以利果实膨大。秋蕃茄开花期间,气温仍高,容易落花。为了促进座果,可用25~30 ppm(百万分之二十五至三十)的蕃茄灵喷花,或用25 ppm座果灵或防落素点花。气温高时使用浓度可略低,气温低时则高些。

水肥管理上要水肥结合,尿素和人畜粪都可用。定植后一般每隔7~10 d要追肥施腐熟人畜粪尿一次,每667 m2施1500 kg,或每667 m2施尿素5 kg。第一花序座果后追施重肥,一般每667 m2施尿素20 kg。进入盛果期,要肥水并举,吸水带肥。追肥具体做法视气候而定,如果天气干旱,必须先灌水,后施肥;或轻肥重浇,即肥料浓度较低,总施用量较大,防止出现“烧根”现象;如果雨水较多,土壤太湿,可进行化肥干施,将化肥施在两行蕃茄中间,但切不可离蕃茄根太近,以免发生肥害。

水份管理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可大水漫灌,以免土壤缺气伤根和引发病害。蕃茄结果期间对水分要求比较高,遇干旱要及时灌水。但由于蕃茄根系忍耐缺氧能力不强,属于耐涝性弱的作物,如雨水多,应特别注意清沟排水。

秋蕃茄成熟期的气温偏低,后期座的果往往挂青不转色,来不及进入红熟期。摘心后可进行一次疏果,摘除病果、虫蛀果、畸形果和过小的青果,减轻植株负担,以利结大果,快成熟。11月后夜间要闭棚保温催果。

五、病虫防治  

蕃茄常见的病虫主要有: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病毒病、枯萎病、脐腐病、蚜虫等。

晚疫病可用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大富丹500倍液喷雾,每周喷一次,连喷2~3次;叶霉病、灰霉病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一周喷一次,连喷2~3次;脐腐病以防为主,应防止果实膨大期土壤过分干旱,或干旱后大水灌溉,也可用0.5%~1.0%氯化钙液进行叶面喷施;枯萎病用10%双效灵水剂25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施,每隔一周喷一次,连喷2~3次;从幼苗期到第一穗果实膨大期,如发生蚜虫为害,可用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豆虫害防治技术

上一篇:

秋甜玉米播种期栽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