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鱼体受伤造成下塘苗种存活率不高

2018-11-11 14:06:24浏览:56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有时水产苗种因为各种原因下塘后存活率不高,其中鱼体受伤,是重要原因。引起鱼类受伤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两种:压伤:当鱼体

有时水产苗种因为各种原因下塘后存活率不高,其中鱼体受伤,是重要原因。引起鱼类受伤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两种:

压伤:当鱼体某一部分长时间受压时,就会引起该部位组织的血液流动不畅,引起组织萎缩、坏死。如:运鱼工具或过秤计重的容器中鱼苗处于水少甚至没有水的情况下,鱼苗与鱼苗之间相互堆积压榨而伤,这种鱼伤的表现是胸鳍基部或腹鳍基部常会出现溃疡,这是因为鱼苗在受压时用胸鳍和腹鳍或鳍条支撑身体,承受体重压力的缘故,较瘦弱的鱼苗更容易发生这类损伤。

碰伤或擦伤:鱼类在捕捞或运输过程中,由于所用工具不合适或操作不小心,经常引起鱼体损伤,轻则掉鳞、断鳍、擦伤皮肤,重者肌肉破损。这种情况在冬季和夏季捕鱼时最容易发生,虽然不会引起鱼类当场死亡,但会引起鱼体受伤部位后续发炎,造成鱼类慢性死亡。

防控手段:鱼体受伤后治疗比较困难,因此要以预防为主,要改进捕捞工具(比如网线的柔软程度等)和运输容器,尽量减少捕捞和运输次数;在捕捞和运输时,操作一定要小心谨慎,并选择适当时机(比如在一天之中水温不高之时)捕鱼运转;在确需沥干水分称重时,要做到动作流程快速,沥水时间不能过长,每次称重的鱼的重量(尾数)尽量减少,量少次多,以保鱼命为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慢产业”如何驶上快车道?

上一篇:

冬季产蛋鸭的饲养管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