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龙虾产业成了三流乡脱贫攻坚的重要项目

2019-04-30 22:31:29浏览:41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小龙虾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其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每年到了上市的
  小龙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其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每年到了上市的季节,市场上随处可见小龙虾的身影,广受人们欢迎,因此养殖小龙虾的前景也十分可观。在安徽霍邱县三流乡,这里的小龙虾产业成了当地脱贫攻坚的重要项目。
小龙虾
小龙虾
“截至目前,我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已经突破40万亩,去年全县养殖龙虾增加收入超6亿元,带动1.17万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近日,在有着“安徽龙虾第一乡”之称的霍邱县三流乡,该县龙虾产业协会会长黄小华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一组数字。 “稻田养殖小龙虾已经成为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也是我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实招。 ”
  黄小华介绍,霍邱县是全国产粮大县、全省水产大县和深度贫困县,城东湖、城西湖、姜唐湖三大行蓄洪区涉及全县22个乡镇、160个行政村。“行蓄洪区特别是其中的湖湾区地势低洼,大水年份极易受涝,正常年份水源充沛,适宜种植水稻,不宜种植小麦,‘冬闲田’面积大,广大农户发展产业的收益低,成为全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
  “我们乡位于城东湖畔,过去农民普遍很穷,集镇上连条像样的街道都没有,到县城也没有一条好路。 ”三流乡党委书记孙广杰回忆,穷怕了的三流人痛定思痛,决定靠水吃水,把目光瞄准了稻田养殖小龙虾。“从2015年起,我们乡政府出钱帮助农户抽水,引导农户大面积发展小龙虾产业。到目前我们的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已经突破7万亩,成为全省养殖小龙虾面积最大的乡镇。 ”
  同样靠水吃水的还有冯瓴乡花墙村。该村属岗坡地,易旱易涝,是全乡典型的贫困村。该乡扶贫工作站站长王振羽介绍,2016年乡村两级大力引导花墙村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稻虾养殖,由于技术简单、收益可观,很快得到群众的认可,推广很快。目前,全村有50%左右村民发展该项目。2018年,有71户127位贫困户靠此项目脱贫。
  进入3月份,每天一大早,曹庙镇黄郢村贫困户王忠武都会到集镇上售卖他刚捕获的虾,收入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 2016年起他在自家十几亩土地上养龙虾,收入3万多元。 2017年尝到甜头的他把养殖规模扩大一倍,纯收入达到5万多元,当年就成功脱了贫。黄小华介绍, 2018年,霍邱县稻虾种养共带动1.17万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已成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
小龙虾
小龙虾
  记者日前在霍邱县新店、潘集、城西湖、彭塔、孟集等乡镇采访时看到,该县稻虾养殖已经形成“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黄小华说,近年来,该县不断创新,在行蓄洪区推广稻虾轮作、稻虾共作、藕虾共作、茭白虾共作等综合种养新模式,把穷乡僻壤建成鱼米之乡,闯出了一条绿色、集约、高效、可靠的产业扶贫新路子。截至2018年,该县已形成万亩示范区3个、千亩示范片14个、百亩示范点200多个。
  “下一步,我们重点是建好龙虾交易和美食两个市场,解决种苗繁育和加工餐饮两个问题。 ”霍邱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马仁高告诉记者,该县已把稻渔综合种养纳入各乡镇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先进乡镇和农户分别给予奖励。同时,加强龙虾品牌建设,成功申报霍邱龙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引导龙虾全产业链发展,让小龙虾产业成为老百姓致富绵绵不绝的动力。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靠着山楂他的日子越来越红火,钱包也越来越鼓了

上一篇:

日本人多地少,为什么还能一家一栋房?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