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瑶家妇女余小娟“钩织”美好生活

2019-05-10 19:21:48浏览:58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立夏时节,位于湖南省南端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新镇瑶都水街,细雨清寒。40岁的余小娟和几位瑶家姑娘坐在一间钩织坊内,五彩的毛线在她们手中穿梭,室内光线柔和,展柜上摆放着织就的娃娃成品,格外引人注目。

  “这一套是我们瑶族的‘幸福一家人’,瑶阿爸、瑶阿妈和瑶宝宝,阿爸阿妈手上拿着的是我们瑶族的传统长鼓。在我们瑶族地区,逢年过节都会打长鼓、跳长鼓舞。”余小娟向来访的游客介绍她们手钩的瑶族娃娃。

  位于湘粤桂三地交界的江华县,多山地、丘陵,瑶族人口众多,也是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的贫困县。近年来,江华县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政府服务,陆续引进三四百家小微企业进镇入村,同时培育本土小微手工作坊,吸纳带动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致富。

  作为一名瑶族姑娘,余小娟对瑶族文化钟爱有加。“瑶族服饰和装扮都独具韵味,我们将瑶族文化钩织成娃娃,从帽子、衣服、鞋子,以及图案、颜色等,每一个细节无不体现出瑶族特色。”余小娟告诉记者,瑶族娃娃很受外地游客喜欢,也让大家了解和认识了这一民族文化。

  余小娟肯钻研、勤动手。她从小在外婆、母亲影响下,自学织毛衣,初中毕业后在沿海地区务工多年,平时断断续续做些钩织,以衣服为主。十余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开始尝试用毛线钩织小物件,小篮子、小人偶等等,并把图片传到网上。

  余小娟的作品很快吸引到了别人的注意,陆续有买家找到她。尝到甜头的余小娟开始认真琢磨和研究钩织,她通过网络学习不同的钩织方法,广交“织友”,追求创新,自己动手设计图案,将瑶族特色文化融入作品中。

  2017年,余小娟回乡创业,免费教当地妇女学习钩织,增加收入,实现脱贫。如今,已有20余名瑶族姑娘加入了余小娟的创业队伍,当地政府帮助她们成立了“瑶家风情手工坊”,并提供场地,打造成当地旅游亮点。

  “我从4年前开始跟着余小娟学钩织,她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有详细的针法和图解,我们学起来上手很快。”36岁的盘玉春告诉记者,做钩织时间灵活,挣钱的同时还能兼顾到家庭。

  “我所理解的奋斗就是勤奋,多动脑,多动手,追求创新,当顾客看到我们的作品表达惊叹时,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现在我们要一步步把钩织做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我们,把瑶族特色文化传播出去。”余小娟说。

(责任编辑:杜旭)
下一篇:

今年四川将组织61户国企帮助64个贫困村脱贫

上一篇:

临泽:秸秆变废为宝田间“垃圾”华丽转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