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3600年前谁把大麦农业带进青藏高原?

2019-06-26 19:26:00浏览:64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耐寒农作物大麦向青藏高原的传播与利用,被认为是促进史前人群大规模永久定居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关键因素。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耐寒农作物大麦向青藏高原的传播与利用,被认为是促进史前人群大规模永久定居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关键因素。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孔庆鹏研究员团队与兰州大学董广辉教授团队合作,联合研究发现距今3600年前,由中国北方粟黍农业人群迁徙导致大麦农业向青藏高原扩散,这个群体的遗传贡献显著影响了现今藏族人群基因库的形成。

论文第一作者、昆明动物研究所李玉春博士介绍,大麦农业向青藏高原的传播,究竟是人群扩散,还是技术交流一直以来是个谜。根据考古学证据,距今约5200至3600年前,在大麦农业人群向高海拔地区大规模扩张之前,粟黍农业人群已在青藏高原东北河谷低海拔地区大规模定居。在这一阶段后期,这个区域出现了粟黍、大麦混作现象。

联合研究团队推测,很可能是粟黍农业人群在低海拔地区采纳了大麦农业后,进一步把它带入到高海拔地区。为了验证假设,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了8277份现代藏族及其周边人群5.85万余份线粒体DNA遗传变异数据,结合不同海拔农作物遗存的碳十四测年数据,以及人骨碳同位素值数据,最终鉴定出两个单倍群,其起源迁徙正好与粟黍农业的起源、强化以及向西传播时间路径吻合。同时,这两种遗传组分在以往报道的以粟黍种植为主的考古文化遗址中出土人骨样本中也有发现,进一步支持其很可能代表了藏族人群中尚存的源于粟黍农业人群的遗传组分。

研究不但证实了藏族人群中存在大量源自中国北方粟黍农业人群的遗传组分,还提示粟黍农业人群在到达青藏高原低海拔地区后,采用了耐寒的大麦农业并向高海拔迁徙,最终大规模永久定居青藏高原。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黄山茶企在“两展一节”中斩获多项金奖

上一篇:

“天灾人祸”最近一个月国内虾价几近崩盘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