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怎样生态养殖有机土鸡?生态养殖有机土鸡的“七重奏”

2018-11-16 16:46:54浏览:78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随着绿色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入人心,有机土鸡自然成了广受消费者欢迎的生态食品,而采用生态养殖模式的有机土鸡的饲养极为讲究,不
       随着绿色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入人心,有机土鸡自然成了广受消费者欢迎的生态食品,而采用生态养殖模式的有机土鸡的饲养极为讲究,不仅饲养有机土鸡所采用的鸡饲料得是有机饲料,而且有机土鸡养殖环境也必须是无污染、安全健康的饲养环境,那么土鸡养殖户该怎样生态养殖有机土鸡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生态养殖有机土鸡的“七重奏”。
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有机土鸡
  一、选好饲养场址
  场址的选择是饲养生态有机土鸡的关键,要考虑综合性因素,如土地面积、地势、土壤、朝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自然灾害及经济环境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有机土鸡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二、精选良种“有机土鸡”
  优良的品种是饲养优质肉鸡的基础。应选养皮薄骨细、肌肉丰满、肉质鲜美、抗逆性强、体型中小的有色羽着名地方品种,可以是三黄鸡,也可是麻花青脚鸡,如宫廷黄鸡、河南固始鸡、广西三黄鸡及浙江仙居鸡等各地优良品种,也可根据当地饲养习惯及市场消费需求,选育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良品种。
  三、保障育雏的环境温度与湿度
  育雏的关键是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为34℃~35℃;3~7日龄是32℃~34℃;第2周为28℃~30℃;第3周为26℃~28℃。育雏温度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度,夏秋季每周下降3度,降至21度为止。有机土鸡对相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为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
  四、抓好围养训练
  有机土鸡在舍内饲养3周后,体重达到130克以上,这时改为院内散养,训练它听声音采食,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有机土鸡听到声音就回来吃食。在院内分区种植牧草或用饲草训练雏鸡自由采食,经过3周以上训练,有机土鸡增强了捕食能力和预防天敌的本领,给放养创造了条件。
  五、做好放养安全
  经过围养,有机土鸡体重一般达到0.3千克以上后,具备了放养的条件,这时可以把它散放到树林里、水库边、草甸里,雏鸡在广阔的田野里捕捉昆虫,吃草籽、嫩草,自由活动。这一时期长达15周,在补料上可由院养日喂5次逐渐减少到2次就可以了。在日喂2次时,早晨放出时少喂点,晚上回来时多喂。在放养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安全防范,预防天敌的危害。预防天敌可以采用以下办法:训练好家犬驱逐附近的鼠类和鼬类,利用爆竹驱逐鹰,用尼龙网把放牧场围罩好。
  六、饲喂特定饲料
  一部分是人工鸡饲料,饲喂生态鸡的鸡饲料必须是有机鸡饲料,为此在种植生态鸡饲料及饲料原料时,必须按有机食品要求耕作。人工补饲的动物性饲料,也必须按生产有机食品的标准执行。在人工饲料生产过程中,严禁添加各种化学药品,以保证生态鸡的品质。另一部分是天然饲料,天然饲料的质量取决于自然环境,主要有天然饲草、成熟的籽实和各种天然昆虫等。只有生态鸡的天然饲料充足、营养全面,才能够生产出高营养和滋补性强的优质产品。
  七、严防三类疫病
  1.防制细菌性病
  一是鸡白痢,其防治措施为:用氟哌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饮水。二是禽霍乱,其防治措施为:有机土鸡30日龄后肌肉注射禽霍乱灭活苗,用磺胺类药、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治疗病鸡均有效。三是大肠杆菌病,其防治措施为:鸡群1月龄时肌肉注射大肠杆菌油苗,用抗菌素如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以及磺胺类药治疗病鸡均有效。
  2.防制病毒性病
  一是鸡新城疫,其预防措施为:有机土鸡7~10日龄时用新城疫Iv系疫苗饮水或滴鼻进行首免,鸡群18日龄时进行二免,60日龄以后用新城疫I系疫苗进行肌肉注射;二是传染性法氏囊炎,其预防措施为:雏鸡14~21日龄时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水中加2%的脱脂奶粉;三是鸡痘,其预防措施为:雏鸡14~21日龄时刺种鸡痘疫苗。
  3.防制寄生虫病
  按每千克体重5毫克的用量给病鸡投喂丙硫咪唑可达到驱除球虫和蛔虫的目的。0.5~3月龄的有机土鸡最易感染球虫,表现出贫血、消瘦、下痢和粪中带血等症状,驱除球虫的药物有氯苯胍、球净、三字球虫粉等。
  以上就是山村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养殖有机土鸡“七重奏”的相关内容,有机土鸡生态养殖讲究技巧,文中“七重奏”就是生态养殖有机土鸡技术的重点知识,为了保障有机土鸡饲养管理的高效进行,土鸡养殖户应牢牢把握有机土鸡生态养殖技术,从而成功创造有机土鸡养殖效益。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阉母鸡怎样饲养管理?阉母鸡饲养管理的“三要素”

上一篇:

养殖鸡国家有补贴吗?2017养鸡国家补贴政策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