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提升果树栽培管理技术 打造高品质的果园经济

2018-11-11 18:05:18浏览:24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残疾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有些残疾人因身体不便,也无法进行劳动。在四川省汶川县的张宇也有部分肢体残疾,但他仍是不放弃,身
残疾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有些残疾人因身体不便,也无法进行劳动。在四川省汶川县的张宇也有部分肢体残疾,但他仍是不放弃,身残志坚学习科学知识,帮助进行果园经营,让李子树更好地生长、创造新生机。   在海拔2200米的汶川县克枯乡大寺村,一对特殊的父子——50岁张号杰和过继的侄子张宇相依为命。张号杰幼时因发烧导致小儿麻痹症,留下残疾,侄子张宇从小过继给他。多年来,父子俩日子过得简单、清苦。因肢体残疾,张号杰做不了重体力活,家里的重活累活全靠几个兄弟和妹妹帮忙。张宇上学每年还要花费上万元。张号杰一家被列为村里的贫困户。 果园管理   省林业厅、紫坪铺开发公司和阿坝师范学院三方共扶工作组合力调查研究后,为张号杰量身定制了脱贫规划。“国家给我们解决了低保,我还有残疾人生活补贴,加上退耕还林、生态奖补等政策补贴,每年有7000多元。”张号杰生活有了较大改观。   早年,张号杰靠种植土豆、玉米白菜等维持生计。2007年,他在自家地里栽了500余株青红脆李。2015年,李子只卖了1万多元。   去年,省林业厅派出技术人员教授张号杰李子栽培管理技术。“农技员手把手教我施肥、除草、打药等技术,很受用。我才知道了科学种植的重要性。”张号杰说,省林业厅还专门为他配送了测土配方的李子专用肥。   管理技术的提升为张号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我们这儿的李子品质好、口感好,外省的商家直接开车到村里来订购,销路不愁。去年,我家的李子卖了8.5万元。”去年,张号杰还养了3头猪,卖了9000元。他家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8000余元,成功脱贫。   “帮扶单位还帮我申请了6000元的青红脆李项目发展资金,这两年我又栽种了500多株李子树,扩大种植规模。”张号杰说,五六年后,待所有李子树都挂果了,每年青红脆李就有近30万元的收入。   张宇今年20岁,已经从学校毕业回乡。张号杰希望他能留在家里,学习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帮忙经营果园。   “大伯一直待我很好,如今他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也不方便,我不能丢下他一个人。现在,我回来跟他学习技术,把果园管理好。过两年挣了钱,把房子重新修一下,开一个赛马场,接待游客,实现我从小的梦想,也让大伯过上好日子。”听话懂事的张宇如今已是张号杰的得力帮手。   “我们这儿气候好,日照充足,适合李子树生长。以后,我们就好好经营果园,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张号杰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新疆精河:小蘑菇成为贫困户致富大产业

上一篇:

山东菏泽:做大辣椒产业链条让农户生活"红红火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