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伙月薪近万返乡创业 2000多羽鸡销路不愁

2018-11-11 18:06:13浏览:59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沈小飞月薪近万却放弃了这份工作带着对家乡的眷念返乡养起羽鸡。  你会放弃年薪10多万元的高管工作而回到农村搞养殖吗?多

  沈小飞月薪近万却放弃了这份工作带着对家乡的眷念返乡养起羽鸡。

  你会放弃年薪10多万元的高管工作而回到农村搞养殖吗?多数人不会这样选择,但农村小伙沈小飞用实际行动选了“会”。

  “打响品牌才是最高兴的事”

  三年前,他从一家企业辞去了部门主管的职务,回到老家平正乡野彪村当起了“鸡司令”。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带领农民致富,生活在绿色、生态的农村里。”沈小飞说。

  “小沈,你上次送给我的生态鸡,我母亲说吃出了80年代土鸡的味道,你明天再给我送两只过来,我拿去送朋友。”5月16日,沈小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接到城区一位老顾客的预定电话,他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我喂养的生态鸡肉质好,每天都有客户预定,养鸡、加工、送货,有点忙不过来了呢。”沈小飞高兴地说。

  “虽然一只四斤多的鸡加工好后只卖138元,除去成本,每只鸡纯收入只有25元左右,但是生态鸡逐渐获得市场认可,打响品牌才是最值得高兴的事!”

  困难面前不低

  6岁时,他的父亲去世,13岁时,母亲去世,他们四姊妹跟着养母长大。由于家庭贫困,沈小飞十四岁就离开学校,到外地谋生。他自费跟着师傅学习技术,逐渐能够在餐厅独挡一面,19岁就做到了大饭店的厨师长。

  “家里负担重,弟弟妹妹需要花钱的地方多,当时的厨师行业挣钱不多,便产生了外出打工的想法。”

  2003年,沈小飞独自踏上了打工之路。下了火车后,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听到来自天南地北的各种口音,他心里一片茫然。

  他询问了很多家工厂,均被拒绝于门外,最后时刻,才被一家台资企业聘用。没有技术,学历低,他被分派到生产线上做普工。这是活儿最辛苦、工资拿得最少的一个工种。“只要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一日三餐能够吃饱饭,我就要坚持,勇敢面对。”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他感到欣慰和满足,虽不足千元,但这是用汗水换来的。

  接下来的日子,在师傅的指点下,他熟悉了业务,转为技术工,月薪比以前增长了近两倍。同时,他也走上了自学提高之路。

  沈小飞的努力被厂领导看在眼里,积极为其提供培训机会。2011年,做到企业管理层的他月薪已达到9000元/月。


黄羽鸡

  萌生回乡创业念头

  2012年,沈小飞回家看到养母身体大不如以前,回乡敬孝的念头升起,他决定拿着积攒的钱回乡创业

  回到遵义后,沈小飞被本地一家公司看中,开出了年薪15万元的待遇,但此时的他已萌生了生态养鸡的念头。

  “近年来,食品消费市场出现了回归自然的趋势,消费者对食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经过市场考察,他在远离城市、无污染、无工业的平正乡野彪村以土地流转的方式租下了500亩荒山,开始了种植和生态养殖的发展道路。

  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当时,农村很多老百姓不认可沈小飞的项目,有人说如果能够成功,无疑是把一艘万吨巨轮从山底抬上山顶。面对巨大的压力,沈小飞坚持自己的初衷,他要让怀疑的人,看看自己是如何把这艘巨轮从山底抬上山顶。

  经过一系列准备,去年3月底,沈小飞的“小飞生态养殖场”正式建起来了,每天,他起早贪黑,配饲料,清鸡粪,精心照顾着前期投入的1000羽鸡苗。

  有一天,一只鸡苗突然生病了。没有养殖经验的沈小飞试了很多治疗方法,但都没有效果。过了几天,他看着一只只鸡苗倒下死去。

  随后,在畜牧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沈小飞学习防疫技术,鸡苗的疫情逐渐得到控制。

  沈小飞说,养鸡场销售的主要产品是鸡肉和鸡蛋,由于鸡是散养的,深得客户喜爱。

  他把玉米、红薯等撒在林中,让鸡苗自己去寻食。一只鸡苗养到4斤后出栏,一般需要饲养七八个月,前来收购的商贩大多来自重庆和周边城区。

  沈小飞还建立了微信朋友圈,随时与商贩保持联系,互通信息。“好鸡不愁销,但是要让大家认可就难了。”沈小飞告诉记者,他有两个销售渠道,一个就是采取免费送的方式,先让大家品尝,打开在城区的销路。还有一个渠道就是在微信注册微店、商标,把“生态养殖”的生态鸡、鸡蛋放到网上销售。


养鸡

  对外地客户,沈小飞总是争取第一时间把货送到他们手中,本地客户,他用客车发货或者直接送货上门。

  通过网上网下互动的营销模式,沈小飞的生态鸡很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创业的道路上,我们没有退路,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这是沈小飞的座右铭。“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坎坷,我都要咬紧牙关,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走下去”,“向前走,就会看到光明!”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一年多的时间里,小飞养殖场的鸡已经达到2000多羽,销量不愁。

  他并不满足于此,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念头一直在他的脑海中盘旋。

  “只要村民规模养鸡,我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还会给予资金帮扶。”沈小飞说,现在,他已经帮扶了几户农户,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出售,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能让大家跟着我致富,说实话,晚上睡觉都觉得踏实。”沈小飞说,选择在外地生活,以自己的能力,日子会过得很舒坦。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农村有着很深的感情,会一辈子在农村生活。”沈小飞说,他有一个梦,就是在农村发展,让农村的面貌大变样,成为真正的生态乡村。

  下一步,他将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引进跑山猪项目,建设更多的标准化养殖小区,让有意愿的农民到养殖小区工作,大家舒心地挣钱。之后,他还将发展生态豆腐,种植无任何农药的蔬菜,将产业链延伸。

  沈小飞已经打好了根基下一步就扩大项目。增加养殖数量增加养殖类型扩展市场。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富二代返乡创业50亩玉米地上的生态循环养殖

上一篇:

云南祥云县特色产业引企业进驻农户响应双赢合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