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预防猪瘟的“六个突破口”!

2018-11-17 08:29:49浏览:66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传染病。猪瘟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
预防猪瘟的方法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传染病。猪瘟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所以做好预防工作犹为重要,归纳起来可以从下面这六方面入手:
  1、合理选择疫苗预防
  选择良好的疫苗:目前我国猪瘟的疫苗主要有组织冻干疫苗(i)和细胞冻干疫苗(ii)两大类,因为猪瘟只有一个血清型,只存在毒力的差别,所以选择猪瘟疫苗时最应该注意的是该疫苗的抗原含量和是否有过敏反应,如果能保证以上这两点就可以放心的使用。
  2、对猪群抗体状况进行监测
  目前的各种疾病相互感染,使得抗体水平已经不能用过去的经验进行检测,为了能更好的掌握猪群的抗体水平,所以必须对猪群的抗体水平进行定期的检测,然后设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3、合适的免疫剂量
  目前疫苗的广泛使用,使猪群的免疫压力过大,同时疫苗的广泛使用也改变了病毒的生存环境,过去的免疫剂量已经很难满足现在的需要,所以为了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必须对防疫剂量进行改变,适当增加免疫剂量。一般对于外购猪群(30公斤)应在6头份以上,对于自繁自养的应根据母源抗体的水平确定,一般在4头份以上。为了能更好地使疫苗产生效力,可以在疫苗使用的同时应用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猪用转移因子等。
  4、防止免疫抑制病感染
  目前我国猪群的传染病种类繁多,不仅有许多原有的疾病,而且还从国外引进了许多新病,如蓝耳病、伪狂犬、猪流感等,而且近年来在国内发病率极高的猪附红细胞体病对猪群的免疫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减少猪瘟发病的前提是一定要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
  5、加强饲养管理
  我国猪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存在许多人为的因素,如养猪者的意识落后,要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源上改变,即倡导良好的防疫观念,摒弃那种宁可有病时再多花钱的观念;同时也把防疫观念制度化,许多人只是在发病或者别的养殖场发病的情况下进行防疫,一旦康复或症状不明显,就不免疫或随心所欲地任意改变免疫时间和剂量。总之,只有彻底改变人们的管理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6、饲料管理
  由于目前的市场行情刺激,许多人只关心利益而忽略了对猪群的饲养管理,使得猪群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这成为猪群发病和疫苗失效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还有饲料的原因,目前仍然有许多养猪者在饲养垃圾猪,即使应用配合饲料也是在原料方面能省则省,只关心成本而对猪群的健康关注较少,如应用霉变的玉米等,从而造成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对疾病的抵抗力明显降低。因此,养殖户要彻底改变这种养殖观念,要加强饲养管理为猪群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减少应激,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预防仔猪伪狂犬病的三重点

上一篇:

我国“五大”常见流行性猪病的分析与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