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南宁:黄永斌夫妻返乡创业养鸡 唱响贫困村民致富之歌

2018-11-11 18:19:28浏览:16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家住广西南宁的黄永斌夫妻在几年前返乡回到老家创业养鸡,那时的黄永斌把握住家乡蛋鸡养殖产业的商机,几经挫折,终于在近日收获
        家住广西南宁的黄永斌夫妻在几年前返乡回到老家创业养鸡,那时的黄永斌把握住家乡蛋鸡养殖产业的商机,几经挫折,终于在近日收获了蛋鸡养殖致富果实,黄永斌夫妻创建的“爱舍农”鸡蛋品牌在市场上备受欢迎。黄永斌夫妻在收获蛋鸡养殖丰厚回报时没有忘记周围的乡亲村民,他们手把手的给村民传授蛋鸡养殖技术知识,鼓励贫困村民通过蛋鸡养殖摆脱贫困,屯了村的蛋鸡唱响了黄永斌夫妻及贫困村民致富之歌。 南宁:黄永斌夫妻返乡创业养鸡    唱响贫困村民致富之歌
蛋鸡养殖   在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鸡栏里,蛋鸡正在欢快地吃着饲料,红色的鸡冠、金黄色的羽毛,十分惹人喜爱。这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屯了村的爱舍农商贸有限公司的养鸡场,在这里工作的黄定念去年刚刚脱贫。他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每月可以拿到2000元,我真的很开心。”   “我们的‘南宁精神’是能帮就帮。”公司的法人代表黄永斌说,“贫困户就是我的亲人,我要尽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让他们脱贫致富。”   黄永斌夫妇曾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事业有成后,他们一直牵挂着村里的贫困户。他们聘请了村里的3名贫困户在鸡房务工,负责蛋鸡管理工作。黄永斌手把手、毫无保留地向贫困户传授管理经验,让他们熟悉工作内容,尽快上手。他教贫困户如何开窗通风透气,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如何喂鸡,确保蛋鸡充满活力;如何打疫苗,确保蛋鸡体质健康;如何挑拣不合格的鸡蛋,预防“坏蛋”流入市场;如何通过采食量和鸡粪便观察鸡的健康状况,确保蛋鸡品质过关。经过黄永斌的悉心指导,每一个贫困户都逐渐成长为蛋鸡养殖的行家里手。   “再过几天,这一批蛋鸡就能顺利出栏生产下蛋了。”黄永斌如数家珍般分享创业的点点滴滴。   2011年5月,那楼镇屯了村的大学生黄永斌满怀憧憬,带着来自河南的大学生妻子回到家乡开始创业。通过深入调查,黄永斌发现本地蛋鸡的产量很少,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又可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就决定发展蛋鸡养殖事业。   创业之初,黄永斌夫妻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并明确分工,黄永斌负责销售,妻子负责管理。勤劳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成果:短短10个月时间,一栋蛋鸡房拔地而起,第一批蛋鸡顺利产蛋,并迅速打开了市场,鸡蛋很快销售一空,实现了“开门红”。   正当夫妻俩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时,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出现了:产业发展的资金链断裂了。那段时间,黄永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总想着如何筹款渡过难关。他挨家挨户找亲戚借钱,并到银行申请贷款。在亲戚们的慷慨解囊和银行的大力支持下,黄永斌终于筹集到充裕的资金。   充裕的资金好比“催化剂”,夫妻俩的干劲更足了,一心都扑在了蛋鸡养殖事业上。夫妻俩注册了“爱舍农”鸡蛋商标,同时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打响品牌,拓展销路。   由于“爱舍农”鸡蛋味道鲜美、价格实惠,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黄永斌的事业蒸蒸日上。现在,黄永斌已建成三栋蛋鸡房和一栋育雏房,面积有2000平方米,存栏蛋鸡1万羽,年产鲜蛋37万斤;在市场销售行情好的情况下,月收入至少1万元。   对于养鸡场的下一步发展规划,黄永斌这样描绘未来的愿景:蛋鸡养殖是市民的菜篮子工程,希望能够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加大市场份额;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蛋鸡的存栏量;吸纳更多贫困人口就业,带动他们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潼南新胜镇村民走出致富路 全镇仅生姜一项收入就达九千余万元

上一篇:

陕西佛坪脱贫先立志脱贫致富靠自己 才能走出致富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