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河南中牟:村民喜获3重利,脱贫致富底气足

2018-11-11 18:30:24浏览:20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在田野里的夏日清晨,总是觉得让人焕然一新,轻松快乐的感觉,一阵微风袭来让人感觉从未有过的舒畅,舒服。不冷不热,还有抬

  在田野里的夏日清晨,总是觉得让人焕然一新,轻松快乐的感觉,一阵微风袭来让人感觉从未有过的舒畅,舒服。不冷不热,还有抬眼望去都是绿色植物的美景,让生活在城市里只有无限的汽车尾气的环境的人到这后的舒适环境久久舍不得离去。


山间小屋

  夏日清晨,田野里满目苍翠,生机盎然。

  昨天一大早,记者来到了位于中牟县最东南的刁家乡万邦千禾农场葡萄园,只见晨光沐浴下,串串紫葡萄令人垂涎欲滴。走进园内,只见几名园区工人娴熟地采摘着葡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记者上前打听,得知他们都是刁家乡付李庄村的贫困户。

  “以前种地累死累活,东西还难卖出去。现在中了,有农业公司在我们这儿租了地,开发现代农业,我们不但能拿租金,还能在这儿打工挣钱,比以前过得得劲多了!”正在小心翼翼剪采葡萄的村民任记周兴奋地对记者说。

  不等不靠,筑巢引凤开辟脱贫路

  中牟县刁家乡共辖28个行政村,约4.1万人,辖区总面积8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7万亩,是传统农业大乡,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各项基础设施薄弱。该乡共有贫困村11个,其中省级贫困村8个,市级贫困村3个。

  如何改变现状,脱掉贫困帽子,让全乡群众过上好日子?

  “我们不能等不能靠,通过多次与党员、代表、群众面对面交流,征求意见建议,同时结合乡情实际,最终我们确定了引导土地流转打造招商平台、狠抓基础设施筑巢引凤、发展支柱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发展思路。”刁家乡党委书记姚国森带领乡党委一班人多次调研,反复商讨,最终确立了脱贫攻坚的发展思路。

  整合土地,探索都市型现代农业

  通过近两年不断努力,全乡土地流转面积已近1.2万亩,土地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曾经的水、电、路“三梢乡”这顶沉重的帽子也被甩掉了。与此同时,该乡先后引进了万邦、陇西等多家农业公司,依托其雄厚的实力和资源,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主导的支柱产业正在逐步形成。至此,刁家乡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万邦千禾农场是刁家乡引进的第一个农业项目。该农场规划占地2.5万亩,主要采取“土地流转、社区推动、倒包返租、合作经营”的农业新模式,将农业生产加工、科技科普展示、休闲观光娱乐有机结合,提高农业和农产品附加值。

  村民喜获3重利,脱贫致富底气足

  这其中,被流转土地农民有三方面的收益:出租土地的收益;与公司开展合作,利用园区的设施进行高效农业种植、加工、服务业获得的收益;通过为农场种、养殖业提供劳动力而获得稳定的工资报酬。目前,千禾农场一期近6400亩的农业园区已建成投产,带动周边3个村庄农民就业600余人,其中涉及沃孙、付李庄2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60余人。

  “身体不中,不能干重活儿,在这儿就是拔拔草、浇浇水,身体还受得住,一天60块钱,孩儿他妈在俺村打扫卫生,也是轻活儿,一月800块钱,再加上地租,也差不多,能在这儿打工挣个钱可满意。”付李庄村贫困户任雪才夫妇二人常年有病,不能干体力活,现在任雪才在万邦千禾农场石榴园打工。

  核桃园里,贫困户王书田正在给核桃树浇水。说到农场给他带来的变化时,他乐呵呵地说:“乡里把农场弄到俺村儿可真是个大好事儿,咱收着人家地租,人家还让咱跟着打工挣钱,还能学学核桃种植技术,有一技之长还能致富,那咱对前面的好日子更有盼头儿……”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苗木花卉第一村:年收入10万太少 百万大户就有30多家

上一篇:

“包工头”巧结鸡缘化身“养鸡达人”喜获致富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