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独臂书记”袁贻太圆了村民致富梦

2018-11-11 18:37:44浏览:5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没有切身体会是没有办法体验到什么叫独臂的日子,做什么都只能用一只手的日子有多艰辛。很多人就因此而放弃了,觉得自己什么

  没有切身体会是没有办法体验到什么叫独臂的日子,做什么都只能用一只手的日子有多艰辛。很多人就因此而放弃了,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了,但是对于今年47岁的独臂袁贻太来说确实身残志坚,不但使自己富裕了起来,还帮助村民一起走向致富的道路。

  8月18日一大早,今年47岁的袁贻太用左手摇醒妻子,叫她为自己披上外衣,准备开始新一天的村务工作。

  妻子罗六连每每触碰到丈夫右边的空袖口,心酸难以言表,只会对他轻轻地说一声“不要太累了,记得早回”。

  担任赣县区湖江镇庄前村村支书两年来,袁贻太从未因身残而放弃全村脱贫致富梦。

  图为袁贻太向镇干部介绍甜叶菊种植情况

  南下闯荡遭“折翼”

  说起袁贻太“折翼”历程,还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说起。

  1970年出生的袁贻太在家中排行老六,因家庭贫困,1989年南下打工,在广东韶关一矿山务工。

  爱专研的袁贻太,除了在1000多米深的地下挖矿之外,还会利用休息时间,回到地面主动向机电维修工请学。

  久而久之,袁贻太不仅能从地下挖“钱”,还能在地上挣外快。

  1992年,袁贻太结婚成家,次年诞子,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

  升格为父亲的袁贻太,工作起来更加卖力,却不知“噩梦”也在向他走近。

  1993年12月的一天,在家正准备和家人一起吃晚饭的袁贻太,想到矿山大型的柴油发电机刚维修好,为确保第二天矿山能够安全运转,他随手披了件薄外套直接来到机房检修设备。

  在检修中,袁贻太准备伸手检查过水管冷热时,不慎被一旁正在高速运转的大型风叶机打断了右前臂。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袁贻太说,整个人都懵了。

  “折翼”后的袁贻太,顿时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拖家带口返回老家。休养期间,他几度消沉,几度绝望。

  看到消沉的袁贻太,妻子罗六连并没有放弃,而是不停地鼓励他“左手还能动就行,你做不了的事情,我来做”……

  想到不离不弃的妻子,看到年幼的儿子,望着家徒四壁的房子,袁贻太渐渐地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调整心态后,袁贻太决定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

  1999年,他只身来到广东,专心“进修”机电维修。

  独臂书记初长成

  2001年,学业有成的袁贻太再次返乡,准备创业。期间,他为村民提供免费维修服务,还主动配合村干部做村务工作。

  袁贻太的付出,村干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推荐,他出任村委会出纳,并于次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每到村里开会做笔记时,只能用左手写字的袁贻太很吃力。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满头大汗的他也不会停下手中的笔,只会用自己的残臂轻轻带一带额头的汗水。

  工作3年后,袁贻太清楚,想要村民们都富起来,村干部必须外出取经。而他的想法,却没有得到村部的同意。

  2004年起,袁贻太毅然辞职,辗转广东、福建、海南等地学习取经。

  图为袁贻太在开会时用左手做记录。

  直到2007年冬,袁贻太决定在海南学习现代农业的种植技术。在海南的8年里,他还时常与老家村干部交流种植技术。

  2015年9月,在镇、村两委的鼓励下,袁贻太鼓起勇气回乡竞选村支书,希望用一技之长回赠乡亲。

  同年10月,袁贻太顺利当选赣县区湖江镇庄前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后,袁贻太马不停蹄地了解村情,哪里要建桥,哪里要修路,哪户较贫困,哪户想创业,他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在袁贻太的带领下,庄前村两年间建起了5座大型水陂水圳、3座人行桥、2座公路桥,还新建了大富组新农村示范点。

  只手托举致富梦

  8月18日午饭过后,袁贻太带着镇干部来到甜叶菊基地,向他们介绍甜叶菊的良好效益。

  两年前的庄前村农田大面积撂荒,袁贻太发现,村里很适合发展种植甜叶菊产业,而自己也能提供相应的种植技术。

  2016年3月,面对村民们的担忧,袁贻太决定自己带头种植5亩甜叶菊以作示范,从而带动更多村民参与种植甜叶菊,实现脱贫致富。

  图为袁贻太与妻子一同在地里干农活。

  开垦整地、移栽育苗、施肥培育、收晒贮藏……“独臂”的袁贻太都是自己动手,实在做不了的就让妻子帮忙,自己在一旁指导。

  一季收成后,袁贻太5亩甜叶菊收益比种水稻还挣得多。这时,村民们动心了,纷纷找上门,希望他能够传授种植经验。

  见此状,袁贻太打心底里高兴。

  在袁贻太的带领下,全村甜叶菊种植基地超60亩,已解决10户贫困户就业。“现在有了政策支持,又有企业上门收购。”种植户袁贻尧信心满满地说,每亩不低于3000元的收益,让村民们更有了干劲,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但在袁贻太看来,村里光有种植还不够,应有自己的育苗基地。袁贻太透露,他们正在筹备甜叶菊育苗基地,届时将有更多村民可通过销售幼苗增收。

  眼下,秋日之光洒在甜叶菊基地上,将叶子照得金灿灿的,大片的“金色之光”折射出全村满满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10余万只“太行鸡”成脱贫“主力军” 打响涞源县村民致富“翻身仗”

上一篇:

小龙虾养殖基地成为上百个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