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哺乳仔猪怎么进行保健?哺乳仔猪保健技术介绍

2018-11-17 15:06:08浏览:35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猪场仔猪死亡率居高不下,是很多猪场在困扰的问题,要提高仔猪存活率 降低仔猪死亡率方法有不少,方方面面都要顾及。小编这里

    猪场仔猪死亡率居高不下,是很多猪场在困扰的问题,要提高仔猪存活率 降低仔猪死亡率方法有不少,方方面面都要顾及。小编这里说个相对比较容易的。那就对仔猪进行有效保健管理,可以大幅提高仔猪成活率。那么 哺乳仔猪怎么进行保健?哺乳仔猪保健技术介绍。

  仔猪断奶前死亡原因

  仔猪断奶前死亡由多种原因引起,而且若干原因之间常常呈现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

  造成哺乳仔猪死亡的疾病较多,特别是一些传染性疾病,如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链球菌病以及其他菌的感染等。但在哺乳阶段最常见的还是大肠杆菌病,它可造成严重的腹泻,导致仔猪脱水、虚弱甚至死亡。很多疾病可从母猪传播给仔猪,特别是由于炎热、分娩导致母猪虚弱、抵抗力低的时候。


哺乳仔猪

  母猪饲养管理

  很多情况下,疾病发生于仔猪,但根源却在母猪,所以要降低哺乳仔猪的死亡率,首先要保证母猪的健康。因为母猪不仅为仔猪提供营养和母源抗体,还可将疾病传播给仔猪。母猪的饲养管理涉及到妊娠期的饲喂,此时一定要保证母猪的体况,使其达到标准体况,否则产程可能延长,分娩后子宫炎、乳房炎等的发病率可能升高。泌乳母猪的采食量不仅影响母猪的体况和断奶后的发情,而且能影响其泌乳性能,影响哺乳仔猪对母乳的采食,进而影响哺乳仔猪的健康状况和成活率。产后7天应使母猪达到最高采食量6.5-7千克/天,可通过湿拌料、多次饲喂、调整饲喂时间、及时清理料槽、更重要的是避免产房的温度过高等。

  新生仔猪的处理

  由于初生仔猪必须通过吃初乳才能获得免疫力,因而要确保仔猪出生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吃到足够的初乳。研究表明,初生仔猪哺乳前的血液抗体浓度很低,没有抵抗力,而采食足够初乳后血清平均抗体浓度可上升1000倍以上,采食能力越强,母源抗体水平越高。

  由于仔猪的温度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所以对温度尤其是低温非常敏感。仔猪出生时的温度要求为34℃,如果环境温度适合,仔猪向两个方向躺卧。但如果仔猪挤在一起,说明环境温度低。保温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大型集约化猪场主要采用保温箱,用红外线灯或者电热板加热。在小型猪场或散养户,建议使用稻草、木屑等垫料,在有垫料情况下仔猪可耐受比最适温度低8℃的气温。气流可降低猪的体表温度,使仔猪感到寒冷。潮湿地面也可使仔猪感到寒冷(感觉比实际温度低5℃-10℃)。因此,产房内应避免贼风和潮湿。

  仔猪产出后体表有很多液体,如果自然干燥可能需要45分钟,会带走仔猪的大量体热。所以仔猪出生后用干净的毛巾或柔软的垫草擦干,可减少体热的散发。

  前列腺素

  母猪分娩结束后立即注射一针前列腺素2毫升,可降低仔猪断奶前死亡率19%、提高断奶体重0.13千克。因为注射前列腺素可溶解残存的黄体,降低母猪血液中孕酮的含量,泌乳刺激素增多,促进乳汁的分泌。孕酮可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母猪血液中的孕酮可进入乳汁而使仔猪血液中孕酮浓度升高,导致其抵抗力降低。

  哺乳仔猪的处理

  对哺乳仔猪的处理最好按程序操作。补铁应在仔猪生后2-3天进行,过早能造成很严重的反应。剪牙、断尾时应注意消毒和操作。有些饲养员可能在剪牙过程中造成牙龈的损伤,或剪牙后残存的牙齿太尖刺伤上牙龈,造成细菌感染,引起败血症,或由于链球菌等感染导致关节炎。断脐或断尾过程中最好用碘酊消毒,防止通过伤口感染,引起腹膜炎、败血症等。操作器械要注意消毒,操作要轻柔。在剪牙、断尾时可同时进行补铁,以减少一次对仔猪的应激反应。

  哺乳仔猪采食量很低,教槽料的质量一定要高,不应一味计较价格。此外,教槽料也不能一次添加太多,因为教槽料的营养丰富,产房内温度较高,饲料被仔猪粪尿污染后容易发霉,有可能造成哺乳仔猪霉菌毒素中毒,轻则腹泻,重则导致其它疾病。

  母猪的药物保健

  母猪的保健是猪场容易忽略的问题。母猪的抵抗力较强,轻微的感染不一定产生临床症状,也不会影响母猪采食,但可将体内的细菌、病毒传播给仔猪。健康状况差的母猪所产的后代死亡率高于健康状况好的母猪后代。产后有必要给母猪注射抗菌药物,特别是在夏天以及采取人工助产时。泰国很多猪场产房内所有母猪在分娩后静脉注射含有电解质的生理盐水葡萄糖,以减轻应激反应的影响。也可在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80%的支原净125克/吨和强力霉素200克/吨,分娩前后各连用5-10天。

  仔猪疾病的防治

  哺乳仔猪发生腹泻后,如果只治疗发病的仔猪,则可能事倍功半,效果不好。因为此时仔猪的腹泻可能与母猪有关,特别是整窝发生腹泻时。病毒性腹泻如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造成的腹泻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措施,主要是控制仔猪的脱水,可使用口服补液盐,也可口服、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商品补液药品。注意在腹腔注射时应将液体加热到仔猪体温,以免引起突然死亡。

  哺乳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由伪狂犬病和蓝耳病引起,其它细菌性病原很少在此阶段引起咳嗽或呼吸困难。解决方案是做好母猪免疫,如伪狂犬病的免疫建议种猪最好使用进口疫苗,可一胎一次,在产前60-30天接种,也可每年3-4次。蓝耳病的免疫可使用灭活苗,在配种前6天,配种后60-70天接种,在感染严重的猪场也可考虑使用活苗。

  哺乳仔猪的保健

  新生仔猪可在出生后注射长效土霉素,以预防细菌性疾病的早期感染;灌服新霉素、抗菌素等,以预防腹泻。在开始采食教槽料后,可加入控制腹泻的药物,如新霉素、粘杆菌素、硫酸安普霉素等,能有效控制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发生,也可添加支原净与抗菌素的药物组合。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僵猪怎么快速育肥?僵猪育肥的方法

上一篇:

仔猪如何培育比较好?怎么养仔猪?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