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如何起到除草作用?

2011-04-14 14:15:59浏览:32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中国农药第一网给大家总结以下11种除草剂的作用原理,帮你更好的理解除草剂的作用:1.笨氧羧酸类:从根、茎、叶进入植物体内,

        山村网给大家总结以下11种除草剂的作用原理,帮你更好的理解除草剂的作用:

1.笨氧羧酸类:从根、茎、叶进入植物体内,降解缓慢,可积累一定浓度,从而干扰植物体内激素平衡,破坏核酸与蛋白质代谢,促进或抑制某些器官生长,使杂草茎叶扭曲、茎基变粗、肿裂等。
2.苯甲酸类:药剂能被杂草的叶、茎、根吸收,通过韧皮部向上、下传导,多集中在分生组织及代谢活动旺盛的部位,阻碍植物激素的正常活动,从而使其死亡。禾本科植物吸收药剂后能很快的进行代谢分解使之失效,故表现较强的抗药性。
 
3.二笨醚类:药剂能被杂草的叶、茎、根吸收,破坏杂草的光合作用,一起呼吸系统和能量生产系统的停止,使叶片迅速黄化枯萎死亡。
4.三氮苯类: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并向上传导,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其枯死。
取代脲类:根部吸收和叶面触杀,抑制光和作用中的希尔反应,打断电子传递过程,叶片缺绿而死。
5.二硝基苯胺类:杂草的胚芽鞘与下胚轴吸收,抑制细胞分裂,根尖分省组织细胞变小、厚而扁(皮层薄壁组织细胞变大,细胞壁变厚),由于细胞液泡增大,使细胞失活,产生畸形。
6.酰胺类:通过植物幼芽、种子、根吸收传导,破坏植物体内蛋白酶,使蛋白质无法合成。
7.氨基甲酸酯类:通过根系吸收,抑制细胞分裂,扰乱杂草代谢过程。
8.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幼芽吸收,一直杂草生长点及叶片生长,阻碍淀粉酶和蛋白质合成。
9.有机磷类:茎叶传导,干扰笨丙氨酸及络氨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使细胞核内染色体失常。
10.磺酰尿类:根茎叶吸收,抑制细胞分裂,使组织失绿,生长点坏死。
11.咪唑啉酮类:根叶吸收,在分生组织内阻止乙酰羧酸合成酶的作用,影响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破坏蛋白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苗木上使用的除草剂有哪些?

上一篇:

农达除草剂的相关资料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