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田间农药药效差的七大原因

2012-04-24 14:38:13浏览:45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田间农药药效差的七大原因 原因一:药不对症一是将病当虫治,将虫当病治,用药错误。如把由番茄青枯病危害造成的死苗,错诊为由
      田间农药药效差的七大原因

      原因一:药不对症

      一是将病当虫治,将虫当病治,用药错误。如把由番茄青枯病危害造成的死苗,错诊为由地下害虫咬根造成的死苗等,这样用药再多也不会见效。 

      二是诊断虽然正确,但是用药不对症。如用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稻瘟病,用三氯杀螨醇防治三麦蚜虫,用杀虫双防治稻飞虱等,自然没有效果。 

      原因二:贻误良机 

      防治虫害,在成虫产卵高峰期或幼虫初孵至3龄前施药效果最好。如果幼虫在3龄以上,施药再多,效果也不佳。 

      原因三:药量不准 

      用药量过大易发生药害,用药量过小又达不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因此,必须按照农药施用说明配制,才会获得令人满意的防治效果。

      原因四:混用不当 

      如用乐果、辛硫磷、敌杀死等弱酸性或中性农药与碱性农药如石硫合剂等混用,就会造成农药分解失效;碱性农药石硫合剂与波尔多液混用,会产生过量的可溶性铜,从而引起药害。 

      原因五:盲目喷药 

      喷药要喷在要害部位,才会收到理想效果。如防治向日葵菌核病,就应根据菌核在土中越冬的规律,在菌核萌发前于田间撒药,防效才好,若将药喷在发病部位,效果反而不佳。稻瘟病、白叶枯病等主要在叶片上发生危害,用药时就要对准叶面喷洒;防治棉花红蜘蛛,喷药时一定要使药喷在叶片背面,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原因六:天时不利 

      药效与温度、湿度、雨、露、风和光照等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如施用乳剂农药,喷药后至少未来24小时内无雨,效果才好。施用胃毒剂、触杀剂农药,最少需要两天内无雨冲刷,才能较好地发挥药效。因此应根据当地气象预报,选择晴好天气喷药。 

      原因七:药械质量差 

      药效的好与差与使用的喷施工具也有关系,质量好的喷雾工具既节药又省力,还能提高药效。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油菜菜蛾农药防治技术

上一篇:

香蕉常用杀虫剂有哪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