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陕西汉中:脱贫攻坚取得成效 绿水青山就是致富最大“靠山”

2018-11-11 19:13:03浏览:71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说到陕南,很多人的印象里一定是个穷乡僻壤、山大沟深落后的地方。但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的改革,农民的
说到陕南,很多人的印象里一定是个穷乡僻壤、山大沟深落后的地方。但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的改革,农民的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如今,这里已经是一番今非昔比的景象。而村民们则好好抓住了这次机遇,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陕西汉中:脱贫攻坚取得成效 绿水青山就是致富最大“靠山”   作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传统农业种植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核心区的汉中市,素有“生物资源宝库”之称,被誉为“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之一,是水稻、油菜等亚热带农作物的适生优生高产区,也是陕西乃至西北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刚刚过去的2017年,汉中市系统谋划,纵深推进,形成了齐心合力抓脱贫的良好态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从西安前往汉中的路途上,无论是搭乘高铁还是汽车,洋县都是很容易让人记住的地方。经过长时间的翻山越岭之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平原。不同于关中平原上冬日里的土黄色主调,这片平原即便是在最寒冷的冬季,也可望见覆盖在大地上的一抹浅浅的绿色。   这里就是洋县,穿越了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岭之后,看到的最北的南方。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2013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洋县筹建“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2017年冬至,记者走进洋县有机产业示范区一家名为洋县康原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厂房,看到的是繁忙有序的生产场景。在厂房后面数百平方米的院子里,几名工人正在将粉条小心翼翼地晾晒在竹竿上。   据公司负责人常红柱介绍,他们是一家集有机薯类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形式,在洋县槐树关镇和龙亭镇建设薯类种植基地3755亩,年产鲜薯1万余吨。拥有有机薯类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线各1条,年产薯类深加工系列产品2000吨。这也是一家西北规模较大、设备和工艺技术先进、取得有机认证的薯类生产企业。   听常红柱滔滔不绝地介绍薯类粉条,很少有人想到他曾从事过10多年的运输业。在外打拼的日子里,常红柱总是思考着如何在家乡洋县找到致富项目,带领父老乡亲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2010年初,带着对家乡的热爱,他回到了洋县。   回到家乡的常红柱看到洋县不仅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被国家确定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在实地考察了项目后,常红柱把目标定在了发展有机薯类上。当年7月,他成立起洋县康原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从事有机红薯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多年来,为了把好的薯类品种在洋县推广,最大化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常红柱先从优质红薯品种引进抓起。为寻找适合洋县生长的薯类良种,他先后到陕西薯类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科院等地求助专家。   2014年,常红柱被评定为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成为一个不仅能种红薯还能研究薯类的专家。他种植的红薯亩产接近4000公斤,许多农民纷纷前来取经。后来,这些人也成了为他提供“货源”的大户。   “未来,在洋县有机产业示范区这片沃土上,我要带领团队进一步占领全国市场,扩大销售网络,打造国家有机薯类食品第一品牌。”常红柱自信满满地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洋县有机认证企业已达26家,有机认证基地达13.2万亩,有机产业产值达到10.14亿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有机产业示范区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500元以上,“朱鹮生态有机产品”品牌评估价值达44.5亿元,跻身全国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   “洋县是发展有机产业、打造生态品牌的受益者。事实证明,有机产业已成为洋县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洋县县委书记胡瑞安说。   从洋县沿汉江逆流而上,穿过城固,便来到了汉中市的核心区域汉台区。这里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是中国最美油菜花海中心区。2016年,汉台区农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实现农民可支配收入9014元,位居汉中市第一。   俯瞰汉台区,从南向北依次为平川、丘陵、山区三种地貌。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全区初步形成了南部沿江蔬菜产业带、中部平川粮油产业带、北部丘陵柑橘杂果产业带、国省道沿线苗木花卉产业带和规模化畜禽养殖集群的“四带一群”农业产业格局。   发展产业肯定需要专家和“能人”的引领。高级职业农民吴保继便是其中的一员。   每天8时,吴保继都会来到自己在汉台区中学巷开设的一家农业超市,查看当天的店面物流配送、蔬菜质量等情况。现在,他已经是汉台区颇有名气的“能人”了,但依然天天忙碌于田野乡村。   吴保继,以前只是一名在外打工的农民。2000年,汉中市政府积极扶持农业发展,让他看到了未来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于是,辞掉工作,吴保继回到家乡汉台发展果树种植。刚开始,由于缺乏种植经验,480亩枣树感染了病害,让他5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之后,吴保继又开始种植柑橘,经历了数次市场低潮和病虫害的侵扰后,终于站稳了脚跟。   春风化雨润禾苗。2014年,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汉台区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青壮年农民、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为重点,开始实施职业农民教育项目。当年,吴保继便被评定为中级职业农民,次年,又被评定为高级职业农民。   提起当时的培训,吴保继依然记忆犹新,他说:“中级和高级职业农民的课程都是24个课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也都是农业领域的专家,既有实践操作能力又有理论教学水平。之前无论种地,还是搞生产、加工和经营,都是靠自己摸索,培训后,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现在,职业农民的身份让我在跑市场时无形中多了几分自信。”   2016年,吴保继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充分发挥职业农民作用,投入125.7万元,在汉台区汉王镇、龙江镇开展产业扶贫,帮助59户贫困户通过种植食用菌脱贫。2017年,他又带动86户贫困户脱贫,为当地脱贫攻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如今,新型职业农民正成为汉台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也是农村脱贫攻坚的带头人。”汉台区农广校校长宋侃说。   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的略阳县,过去5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640元增长到了8767元。2017年以来,略阳县围绕脱贫攻坚,积极探索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搭建起了产业新“平台”,创新了运营新机制。   唐家沟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出了略阳县城,沿十天高速公路向西行驶20多公里,进入两河口镇后的第一个村便是唐家沟村。该村辖8个村民小组447户1355人,分布在汉江支流栈坝河边上的3条沟里,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9户492人,占到全村人口的36%。全村耕地面积3600余亩,人均2.5亩,绝大多数为旱地,群众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   2016年底,上任一年的两河口镇党委书记刘新春,为了解决贫困户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以及集体经济“空壳”等问题,通过多方考察调研,结合资源状况和传统产业发展情况,对两河口镇唐家沟和张家坝两个重点贫困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由村党支部牵头组建了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30亩,发展香菇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   “土地流转并集中之后,由合作社统一经营。之前农民单干的时候,每个棚里的食用菌存活率是70%到80%,现在可以达到95%以上,同时控制了成本,做大做强了产业,带动了入社群众增收致富。”刘新春说。   据介绍,两河口镇整合各类产业扶持资金和上级帮扶部门单位捐赠资金,作为村集体资金投入合作社建设基础设施。张志艳本是唐家沟村的一名村干部,2017年年初,她被镇党委“点将”,担任新成立的唐家沟村青冈树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据她介绍,贫困户在合作社的收入有三部分:一是土地流转收入,每亩地流转费每年600元;二是在合作社打工收入,每天80元至100元不等;三是股东分红收入。   “我们计划2018年春节前先给群众兑付一部分分红,其余的在三四月份全部兑付到位。”张志艳说。   唐家沟村仅仅是略阳“三变”改革的一个缩影。据略阳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将分散农户联结在全产业链中,让农民广泛共享生态与发展的红利,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18年,我们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步伐,将“三变”改革推广到全县所有深度贫困村。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湖南新邵:罗汉果成致富路上的“神仙果”

上一篇:

温室里开出“致富花”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