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乌拉特中旗:走在致富路上的牧民们

2018-11-11 19:13:51浏览:13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众多周知,乌拉特中旗是草原的故乡,更是奶制品、肉干、马奶酒等的主要发源地。近几年,该地依托美丽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起了生态
众多周知,乌拉特中旗是草原的故乡,更是奶制品、肉干、马奶酒等的主要发源地。近几年,该地依托美丽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起了生态旅游和牧家旅游业,拓宽了旅游产业链和牧民的增收渠道。从此,牧民们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脸上始终洋溢着藏不住的笑容。 乌拉特中旗:走在致富路上的牧民们   近日,记者来到呼勒斯太苏木乌珠尔嘎查,远远看见,蓝天白云下,一座座洁白的蒙古包和一间间装点着蒙古图案的砖瓦房格外引人注目。牧民明更巴雅尔正在蒙古包里忙着,每个星期都有不少客人过来吃饭。“今天一大早,有客人定了一桌饭,我们就开始杀、灌血肠、弄奶食品。”明更巴雅尔说,“我将牧家游融入蒙古族元素,餐饮以蒙餐为主,手抓肉、奶茶、奶酪很受游客的欢迎。”   明更巴雅尔过去一直以传统畜牧业为生,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今年,苏木为明更巴雅尔家免费新建了蒙古包,鼓励他发展牧家游,不仅解决了羊羔出栏的问题,还增加了他们家的收入。明更巴雅尔告诉记者,过去家庭收入只靠养羊,收入不稳定。自从经营牧家游后,收入渠道增加了。如今,明更巴雅尔仅靠牧家游一项收入就能满足一家人的基本开销,再加上草场补贴、养羊收入等,日子过得比以前强多了。“现在,我们两口子都入了社保,过两年就领上工资了。现在国家的政策真好,我们有信心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明更巴雅尔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中旗大力培育马产业,打造马文化品牌,马匹数量不断增加。许多牧民瞅准这个商机,开始在马身上做起文章。有的利用马匹发展旅游休闲骑乘,有的靠参加马术运动增加收入,而川井苏木阿木斯尔嘎查牧民乌吉莫则另辟蹊径,利用马匹制作酸马奶,传承民族技艺。2012年,乌吉莫了解到市场上马奶少、价格高,便萌生了制作酸马奶的念头。乌吉莫说:“马奶子是蒙古族的传统食品,盛夏在牧区草原上,饲养马匹的牧民都能自制马奶子。”马奶由于含有丰富的乳、脂肪、糖、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说干就干,乌吉莫给她的8匹生产母马开了“小灶”,每天多喂饲草,精心养育。每年夏季和秋季,乌吉莫饲养的8匹马一天能挤10公斤奶。乌吉莫将马奶制做成酸马奶,然后运到旗里推销到奶食店,非常受欢迎。   在海流图镇城郊一处洁净的院落里,图雅正忙着做奶食品。从牧区到城市,图雅一直没有丢下从母亲手中学来的制作奶食品的技艺,她自己养了4头奶,采用传统手工制作,保证了奶食品味道的醇正。   图雅介绍说,制作奶食品的步骤非常讲究。首先是挤牛奶,挤出来的牛奶经过3至4天的自然发酵,经过发酵的奶上面有一层淡黄色的奶汁,这就是白油。把上面的一层白油撇出。撇出后剩下的部分倒入锅里熬制。大约熬制15分钟左右,奶里面的水分开始慢慢分离出来,这就是乳清。将乳清倒入布袋中,水从布袋里过滤出来,这个过滤的过程需要12个小时。因为奶制品的制作非常复杂,20公斤的牛奶才能熬制出1公斤奶酪,8两白油才能熬出1两黄油,所以奶食品的价格都很贵。然而,图雅制作的奶食品从来不愁卖,许多人来她家订货,周围的居民也过来购买。“1公斤奶酪120元,1公斤白油30元,1公斤黄油100元。每天来我这里买奶食品的人很多,都是老顾客。”图雅边舀牛奶边说。每年她都能卖出几百公斤的奶食品,收入大约6万元。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移民脱贫契合精准扶贫 易地搬迁实现家门口就业致富

上一篇:

贵州威宁:生态草莓园开启村民致富新路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