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烯草酮除草剂的使用要点

2012-09-20 10:22:15浏览:30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1、掌握施药适期很关键。11月中旬我们在武汉冬油菜田进行烯草酮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烯草酮时处于4~5叶期的杂草,在施药后3天叶片
          1、掌握施药适期很关键。11月中旬我们在武汉冬油菜田进行烯草酮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烯草酮时处于4~5叶期的杂草,在施药后3天叶片明显黄化,7天时心 叶容易抽出,可见基部变黑。21天后绝大部分已死亡。而施药时3叶期以下和5叶期以上杂草分别到5天、7天才稍见效果。21天时前者几乎不见任何效果,后 者叶片黄化现象明显。我们分析的原因是草龄过大,抗药性增大防治困难;而杂草三叶期前,叶片直立,心叶暴露少,着药量也就少,而且此时杂草还有相当一部分 未出土。而烯草酮是茎叶除草剂,对杂草没有芽前封杀作用,施药后出苗的杂草也就掩盖了烯草酮的防效。草龄3~5叶期且生长旺盛时施药,此时药剂易于喷洒到 杂草叶面,杂草吸收传导速度也快,一次用药可有效防除大部分禾本科杂草。

    2、注意气候条件对药效的影响。杂草通过叶面的气孔和角质层吸收药剂,干旱、高温、低温等条件下气孔大量关闭,角质层加厚,这些都不利于杂草对药剂的吸 收。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上,夏季选择早晚,冬季选择晴天中午时喷药,利于药剂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7月初我们在河北夏大豆田试验时气温高达35℃,按常 规药量喷药,7天后只有一些麦苗(大豆田前茬为小麦)出现了叶尖枯黄现象,而当天晚些时候当气温降到26℃时喷药后的效果就很明显。温度过高杂草气孔关闭 造成吸收缓慢,加之喷到叶面的药剂很快被蒸发,药效也就发挥不好。

    3、杂草长势与药效。我们在11月中旬同时对湖北、安徽油菜田的看麦娘喷洒烯草酮,两周后前者防效明显而后者在施药后1个月才出现明显效果。我们对当时观 察记录的两地气温,相对湿度,油菜及杂草长势等数据和照片资料进行讨论比较,发现两地有一点不同。当时两地的看麦娘基本是3~5叶期,12cm左右高。但 湖北的看麦娘叶色偏黄,叶片披散、柔软,心叶暴露,安徽的看麦娘叶色浓绿,叶片直立。我们认为直立的叶片除了药液易滚落,不易粘着外,叶片的角质层也厚, 影响了叶片对药液的吸收速度。所以防治这样的杂草时要注意喷雾效果,务必喷匀喷透。

    4、施药技术。好的喷雾器,喷出的药液雾滴细小,容易粘着在叶面而不滚落,从而提高了杂草对药剂的吸收利用率。我们选用山东卫士牌喷雾器与一般喷雾器比较证实了这一点。好的喷雾器喷药后,可见杂草叶面有一层密密的小液滴粘附着。

    5、耕作方式的差异。前茬作物收割后,硬茬播种,或翻耕粗糙,田间则可见大粒土块。杂草生长在稻茬、麦茬中或隐藏在土块间,造成药液喷不到杂草上,不但防效不好,也浪费了人力物力。所以耕作时细致一点,就可省去以后不少麻烦。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草除灵除草剂的应用介绍

上一篇:

暴风雪:百草枯与草甘膦混用开先河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