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除草剂引起作物药害的诊断

2012-11-27 10:43:55浏览:73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1、酰胺类(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等)。造成药害的症状是:幼芽与幼叶不能完全展开,玉米叶鞘不能正常抱茎;大豆
    1、酰胺类(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等)。造成药害的症状是:幼芽与幼叶不能完全展开,玉米叶鞘不能正常抱茎;大豆叶片中脉变短,叶皱缩、粗糙,产生心脏形叶,心叶变黄,叶缘生长受抑制,出现杯状叶;花生叶片变小,出现坏死斑。

    2、苯氧羧酸类(2.4-滴、2甲4氯)与苯甲酸类(百草敌)。造成的典型药害是:形态畸形,表现为茎短、弯曲或扭转,地上及地下部生出瘤并产生不定根;双子叶植物叶脉近于平行,复叶中的小叶愈合,叶身沿叶缘愈合成筒状,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数增多或减少,且形状异常;禾本科植物形成葱状叶,花序难抽出,出现双穗、小穗对生、重生、轮生等现象。

    3、二硝基苯胺类(氟乐灵、二甲戊乐灵等)。药害症状是:根短而粗,无次生根或次生根稀疏而短,根尖肿胀成椿头状,芽生长受抑,下胚轴肿胀。

    4、磺酰脲类(氮磺隆、阔叶散、甲磺隆等)。造成药害的症状为:真叶不能抽出,生长点坏死或畸形,导致生长停滞,叶片失绿、坏死或暗绿及出现花青素色,节间缩短,根老化,侧根与主根短,侧根数量少,从出现受害症状至死亡比较缓慢。

    5、均三氮苯类(阿特拉津、扑草净、西草净等)与脲类(绿麦隆、敌草隆等)。造成作物叶缘与叶尖失绿、干枯,进而叶肉失绿、干枯,生长停滞,全株枯死。

    6、苯达松。造成作物叶片产生褐斑,草甘膦造成叶片缓慢凋萎、失绿和坏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了解除草剂的选择性,科学使用除草剂

上一篇:

无机硫类杀菌剂:硫黄的秘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