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安徽:特色种养业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2018-11-11 19:32:50浏览:42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随着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水湖镇大周村大力发展起了特色种养业,推动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帮助农民们实现增收致富。 安徽:特色种养业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安徽:特色种养业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龙正在下籽,需要食物充足。”近日,记者来到水湖镇大周村周二组,贫困户周庆杭正在稻虾田里喂龙虾。周庆杭家有4口人,因病致贫。2017年起在长丰县推进稻虾共养的号召下,41岁的周庆杭在村两委帮助下,协调村民流转280多亩土地,并在亲戚的支持下,开始发展“稻虾经济”。   “稻虾共养易学易操作,见效快。”通过一季的养殖,周庆杭对稻虾共养模式有了深入了解。周庆杭说,每亩地可以产到150~200斤龙虾,按照今年价格,可赚到3000~4000元,水稻收入也有1000元左右。今年,他又流转100多亩地,准备大干一场,还成立了长丰县宏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地处江淮分水岭的长丰县利用区域优势,积极推广“稻虾共养”高效种养模式,从2017年的8万多亩发展到2018年的11.2万亩,种养模式也不断创新,改“一稻一虾”为“一稻二虾”或“一稻三虾”。目前全县共发展小龙虾加工龙头企业2家,小龙虾养殖加工研发中心1家,小龙虾养殖企业7家,小龙虾专业合作社78家,全县稻虾综合种养户26100余户,社会效益明显。   寒露时节,霜降来临。在大周村扶贫基地,一个个钢架大棚错落有致,地垄上莓苗长势葱郁,村民们正在给莓苗灌溉施肥。“今年气温适宜,苗长得‘漂亮’。”正在干活的莓农周庆美介绍自家的“摇钱树”。今年51岁的周庆美因爱人生病致贫。他说,2017年自家种了两个大棚的草莓,收入近5万元,效益相当不错,今年又增加两个大棚。“如果天气给力,这季草莓想搞到一个数,十万块。”在夕阳映照下,周庆美夫妇在草莓地里忙碌不停,为今冬播撒着希望。 安徽:特色种养业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安徽:特色种养业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作为草莓之乡,小草莓已成为长丰农民脱贫增收的大产业,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21万亩,亩均效益2.4万元。全县草莓种植户8万多户、受益农民36万人。   “特色种养业不仅给乡村带来了产业振兴,也为贫困户带来了希望,富裕了农家。”大周村党支部书记李甄说,下步将继续引进和推广特色农业,在乡村振兴路上永不停歇。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电商进村,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促增收

上一篇:

福建上杭:鸡枞菌助农民走上脱贫增收的道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