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甘肃会宁:小杂粮成了脱贫富民的大产业

2018-11-11 19:33:10浏览:44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小杂粮泛指生长周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方法特殊的多种粮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小杂粮作为药食同源的新
小杂粮泛指生长周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方法特殊的多种粮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小杂粮作为药食同源的新型食品资源,在现代绿色保健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新庄镇泉坪村中的杂粮种植基地今年又迎来了丰收,近年来,会宁县以特色农业为突破,致力推广有机杂粮种植理念,如今,小杂粮已经成为了当地一项脱贫富民的大产业。 甘肃会宁:小杂粮成了脱贫富民的大产业
小杂粮          初秋时节,走进白银市会宁县新庄镇泉坪村杂粮种植基地,大片的谷子迎风摆动,饱满的谷穗俯首低垂,看今年这个长势,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今年种了26亩良谷,由于雨水合节,长势也比较好,听村里七八十岁的老人说,没见过今年这么好的良谷。”泉坪村蔡湾组村民武彦高兴地说。   今年,新庄镇按照“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产业发展思路,结合脱贫攻坚实施计划,调整产业种植结构,优化特色产业,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的种植模式,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围绕合作社的创建发展,以小杂粮产业为依托,“抱团”发展特色杂粮种植,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在泉坪村蔡湾组示范种植小杂粮1500亩,辐射带动农户75户,其中贫困户65户,按照这个长势,亩产将达到500斤至600斤,按农户跟合作社收购协议算,预计亩产收入在1500元到1800元之间。”新庄镇副镇长赵秉鸿介绍说。   会宁的旱山塬气候为发展特色杂粮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且种植小杂粮历史悠久,品种优良,良谷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既是传统口粮,又是现代保健品。   “会宁县要大力实施有机旱作农业和杂粮振兴等工程,在深化合作、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寻求突破,力争将会宁杂粮做大做强,打造成甘肃甚至全国有名的杂粮有机产品生产基地。”日前,甘肃杂粮体系首席专家、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万仓在会宁考察杂粮种植技术时说。   近年来,会宁县充分利用土壤、水源、气候无污染、无残留的资源优势及“中国小杂粮之乡”的品牌优势,引进推广杂粮无公害、绿色生产等10多项先进实用技术,建立以荞麦、糜谷、豌扁豆、莜麦为主的小杂粮生产基地。 甘肃会宁:小杂粮成了脱贫富民的大产业
小杂粮   “我们致力推广有机杂粮种植理念,以科学种植为抓手,以特色农业为突破,辐射带动全县群众杂粮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现代化方向蓬勃发展。同时,主动对接商场超市、农产品销售门店,并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以此解决农户‘种得好、卖不了’的后顾之忧。”该县农牧局负责人说。   据介绍,今后,会宁县将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解决种植产量效益问题的同时,向农业+旅游、互联网+农业、新零售、托管代管等新业态、新模式大踏步迈进,形成小杂粮种植、加工、品牌建设、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的良好态势,使会宁小杂粮产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支撑力量越来越强,让小杂粮真正成为会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引擎,真正成为一项脱贫富民的大产业。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绿色无公害豆芽助她走上致富路

上一篇:

山西阳泉:双孢菇为农民开启致富大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