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番茄白粉病的症状及有效防治方法

2013-04-16 14:34:12浏览:62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白粉病为害番茄叶片、叶柄、茎及果实。初在叶面现褪绿色小点,扩大后呈不规则粉斑,上生白色絮状物,即菌丝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
白粉病为害番茄叶片、叶柄、茎及果实。初在叶面现褪绿色小点,扩大后呈不规则粉斑,上生白色絮状物,即菌丝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初霉层较稀疏,渐稠密后呈毡状,病斑扩大连片或覆满整个叶面。有的病斑发生于叶背,则病部正面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显斑块,后整叶变褐枯死。其他部位染病,病部表面也产生白粉状霉斑。

发病规律:在我国北方,病菌主要在冬作番茄上越冬,此外也可以闭囊壳随病残体于地面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闭囊壳内散出的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以后又在病部产出分生孢子,成熟的分生孢子脱落后通过气流进行再侵染。南方番茄常年种植区,病菌无明显越冬现象,分生孢子不断产生,辗转为害。番茄粉孢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鞑靼内丝白粉菌为15—30℃。近年南北方此病均有蔓延之势,尤以温室、大棚发生较多。露地多发生于6—7月或9—10月,温室或塑料大棚则多见于3—6月,或10—11月。  

防治方法:
(1)选育抗白粉病品种,加强棚室温湿度管理。
(2)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
(3)发病初期,棚室可选用粉尘法或烟雾法。于傍晚喷撤10%多百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或施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50克,用暗火点燃熏一夜。
(4)露地或棚室可选用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00—300倍液,或50%嗪胺灵乳油500—6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或2%农抗120水剂150倍液、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20%三唑酮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隔7—15天1次,连续防治 2—3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豆田喷施杀虫双农药会有药害产生吗?

上一篇:

铲除大部分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农民常用200g/l百草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