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草莓小拱棚高产栽培及病虫鼠害防治

2013-07-14 17:06:52浏览:21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的多年生植物。草莓露地栽培易发病,不仅不利于无公害生产,且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龙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的多年生植物。草莓露地栽培易发病,不仅不利于无公害生产,且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龙岩市新罗区西陂镇农技站多年来进行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试验,每667m2产量可达2600kg,比普通栽培产量提高22~28%。现就小拱棚栽培草莓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用:  选择具有丰产、抗病、质优、适合于本地区栽培的品种,主要有:丰香、鬼怒甘、春香和女峰等。

  2、繁殖园建立与管理:  采用匍匐茎繁殖。选用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4月中、下旬摘除母株上的老叶、病叶和花茎,带土移植到土壤肥沃、没有种植过蔷薇科作物的地上,株行距80×100cm,每667m2约种1000株。

  3、整畦施肥、适时移栽:  选择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的地块,每667m2施厩肥5000kg或鸡粪肥2000kg、过磷酸钙100kg、石灰100kg作基肥。按畦宽 0.5~0.6m、畦高15~20cm、沟宽20cm整畦。草莓移栽前用7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1次,带药移栽。整畦后,种植穴及周围土壤用70% 托布津1000倍液喷浇消毒。合理密植,株距为25cm、行距为25cm双行种植,每667m2种植4500~5000株。单株有4~6片叶的分蘖苗在花芽分化的基础上尽快移植,定植时间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4、田间管理:

  (1)适时覆膜保温:    种植15天后,用幅宽1.2m的黑色地膜覆盖;初果时(约种植30天后),搭棚覆膜保温,冬季可通过掀开畦两头的塑料薄膜来控制棚内温度。

  (2)肥水管理:    草莓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进行4次追肥,可确保收成四档果。第一次为催苗肥。定植后2~3天施,以氮肥为主;第二次为催果肥。在开花前每667m2施用 10~12kg含硫的三元复合肥;第三次在第一、二档果采收后进行,每667m2施用10~12kg复合肥;第四次在第三档果采收后进行,每667m2施用8~10kg复合肥。在草莓定植后至现蕾前,可沟灌水,后掀膜通风;现蕾至开花前,一般不必灌水;开花期以后,土壤的含水量不能低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 70%;果实膨大期,土壤中的含水量不低于最大持水量的60%。春季多雨,应注意排水。

  (3)植株整理:    每株以保留2~3个花枝为宜,并保留12~15片健壮叶,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各档花保留9~13朵。各档花序在果实快采收时,应及时摘除,以刺激新花序抽生。

  5、病虫鼠害防治:

  (1)整洁田园:    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和枯死老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整洁田园卫生,保持小拱棚内清洁通风。

  (2)科学用药:    灰霉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2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用10%世高水溶性颗粒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蛴螬、地老虎每667m2用90%敌百虫30g对水550kg灌根;蚜虫用10%吡虫啉1500倍液喷雾防治。
  (3)田园灭鼠:    用7.5%杀鼠谜鼠剂配制成毒饵毒杀。

  6、适时采收:  一般在花谢后约30天可采收。以采鲜果食用为目的,质地软的品种,在果面着色80%、即八成熟时采收;肉质细密的品种,则可以在近全熟时采收。采摘果实时连同果柄一起摘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沙田柚开春前后管理与防治病虫害

上一篇:

柠檬幼树丰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