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杀虫剂吡虫啉使用方法

2013-10-02 15:57:26浏览:81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吡虫啉在杀虫剂中早已经名声在外了,早已经被广大农民朋友所熟悉和知晓,但是在使用中有的农民朋友还是不知道或者说不清楚它
   吡虫啉在杀虫剂中早已经名声在外了,早已经被广大农民朋友所熟悉和知晓,但是在使用中有的农民朋友还是不知道或者说不清楚它的具体正确的使用方法,今天就从杀虫剂吡虫啉的简单介绍到具体的使用方法以及适用作物给大家做一个全面的讲解,希望由山村网为你编辑这篇文章后对吡虫啉有更深刻的了解。

  有效成分  吡虫啉(imidacloprid)

  常见商品名称   吡虫啉、艾美乐、康复多、大功臣、大丰收、蚜虱净、一遍净、扑虱蚜、高巧、连胜、必林、毒蚜、蚜克西、蚜虫灵、虱蚜灵、敌虱蚜、抗虱丁等。

  主要含量与剂型 5%乳油、5%片剂、1 0%可湿性粉剂、25%可湿性粉剂、50%可湿性粉剂、70%可湿性粉剂、70%水分散粒剂、200克/升可溶液剂、350克/升悬浮剂、600克/升悬浮种衣剂、70%湿拌种剂等。

  理化性质   吡虫啉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143.8℃(结晶体I)、136.4℃(结晶体Ⅱ),微溶于水、甲苯、异丙醇,可溶于二氯甲烷,pH5~11稳定。原药外观为浅桔黄色结晶。在土壤中稳定性较高,半衰期150天。属低毒杀虫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so为1260毫克/千克,对兔眼睛有轻微刺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试验条件下无致癌、致突变作用,对高等动物、鱼、鸟类低毒。

  产品特点 吡虫啉是一种吡啶类杀虫剂,具有内吸、胃毒、触杀、拒食及驱避作用,杀虫谱广、药效高、持效期长、残留低。其杀虫机理是作用于昆虫的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而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该药速效性好,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且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

  吡虫啉常与杀虫单、杀虫双、噻嗪酮、三唑锡、三唑磷、异丙威、抗蚜威、仲丁威、丁硫克百威、灭多威、敌敌畏、毒死蜱、马拉硫磷、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

  氰戊菊酯、阿维菌素、灭幼脲、哒螨灵等杀虫剂成分混配,用于生产复配杀虫剂。

  适用作物及防治对象 吡虫啉广泛适用于瓜果蔬菜、粮棉油作物、甜菜、茶树、马铃薯、落叶果树、常绿果树及观赏植物等,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如蚜虫类、叶蝉类、粉虱类、飞虱类、蓟马类、木虱类、盲蝽类等,并对鞘翅目的甲虫、双翅目的斑潜蝇和鳞翅目的潜叶蛾等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效。还可作为卫生杀虫剂及杀白蚁剂使用。

杀虫剂吡虫啉

  使用技术 吡虫啉主要用于喷雾,也可用于种子处理等。

              吡虫啉适用作物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十字花科蔬菜蚜虫、叶蝉、粉虱等从害虫发生初期或虫量开始较快上升时开始喷药,1 5天左右1次,连喷2次。每667平方米使用5%乳油30~40毫升,或5%片剂30~40克,或10%可湿性粉剂15~20克,或25%可湿性粉剂6~8克,或50%可湿性粉剂3~4克,或70%可湿性粉剂或70%水分散粒剂2~3克,或200克/升可溶液剂8~10毫升,或350克/升悬浮剂4~6毫升,兑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

  番茄、茄子、黄瓜、西瓜等瓜果类的蚜虫、粉虱、蓟马、斑潜蝇 从害虫发生初期或虫量开始迅速增多时开始喷药,1 5天左右1次,连喷2次左右。一般每6 67平方米使用5%乳油60~80毫升,或5%片剂60~80克,或1 0%可湿性粉剂30~40克,或2 5%可湿性粉剂12~16克,或50%可湿性粉剂6~8克,或70%可湿性粉剂或70%水分散粒剂4~6克,或200克/升可溶液剂15~20毫升,或3 50克/升悬浮剂8~12毫升,兑水45~60千克均匀喷雾。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斑潜蝇 从害虫发生初期开始喷药,10 --15天1次,连喷2~3次。一般每6 6 7平方米使用5%乳油80~100毫升,或5%片剂80~100克,或1 0%可湿性粉剂40~60克,或25%可湿性粉剂20 -25克,或50%可湿性粉剂100-12克,或70%可湿性粉剂或70%水分散粒剂6-8克,或200克/升可溶液剂20~30毫升,或3 50克/升悬浮剂12~15毫升,兑水45~60千克均匀喷雾。

  小麦蚜虫 播种前药剂拌种或包衣,每1 0千克种子使用600克/升悬浮种衣剂60~70克,或70%湿拌种剂50~60克均匀拌种或包衣,晾干后播种。生长期在小麦抽穗期至灌浆初期喷药1~2次。一般每66 7平方米使用5%乳油60~100毫升,或5%片剂60--100克,或1 0%可湿性粉剂30~50克,或25%可湿性粉剂12~10克,或50%可湿性粉剂6~10克,或70%可湿性粉剂或70%水分散粒剂4~7克,或200克/升可溶液剂15~25毫升,或350克/升悬浮剂8~15毫升,兑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

  水稻稻飞虱、叶蝉在若虫孵化盛期至3龄前喷药,或分蘖期至拔节期平均每丛有虫0.5~1头时、孕穗至抽穗期平均每丛有虫10头时、灌浆乳熟期平均每丛有虫io~is头时、蜡熟期平均每丛有虫15 - 20头时喷药防治。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5%乳油60~80毫升,或5%片剂60~80克,或10%可湿性粉剂30---.40克,或25%可湿性粉剂12~16克,或50%可湿性粉剂6-8克,或70%可湿性粉剂或70%水分散粒剂4~6克,或200克/升可溶液剂15~20毫升,或350克/升悬浮剂8~12毫升,兑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喷药时要将药液喷到植株中下部。

  有些地区飞虱抗药性比较严重,应注意与噻嗪酮、异丙威等药剂混配使用.

  棉花蚜虫、绿盲蝽 播种前药剂拌种或包衣,每1 0千克种子使用600克/升悬浮种衣剂60 -80克,或70%湿拌种剂50~70克均匀拌种或包衣,晾干后播种。生长期从虫口数量开始迅速增多时开始喷药,10o~15天1次,连喷2次左右。喷药量同“瓜果类蚜虫”.

  烟草蚜虫 从蚜虫量开始较快上升时或平均每株有蚜虫100头时开始喷药防治,10~15天1次,连喷2次。喷药量同“瓜果类蚜虫”。

  甜菜潜叶甲虫、细胸金针虫 从害虫发生初期开始喷药,10~15天1次,连喷2次。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5%乳油60-100毫升,或5%片剂60~100克,或10%可湿性粉剂30~50克,或25%可湿性粉剂12~20克,或50%可湿性粉剂6~10克,或70%可湿性粉剂或70%水分散粒剂5~7克,或200克/升可溶液剂15~25毫升,或350克/升悬浮剂10~15毫升,兑水45~60千克均匀喷雾。害虫发生严重时可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混用,以提高防效。

  柑橘潜叶蛾 当嫩叶被害率达5%时开始喷药,10~15天1次,连喷2次。一般使用5%乳油300~500倍液,或10%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25%可湿性粉剂I 500~2 000倍液,或50%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或70%可湿性粉剂或70%水分散粒剂5 000~7 000倍液,或200克/升可溶液剂1 500~2 000倍液,或350克/升悬浮剂2 500~3 500倍液均匀喷雾。

  茶树小绿叶蝉从害虫发生初期或虫量开始迅速增加时开始喷药,10~15天1次,连喷2~3次。一般使用5%乳油600~800倍液,或10%可湿性粉剂I 200~1 500倍液,或25%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或50%可湿性粉剂6 000~8 000倍液,或70%可湿性粉剂或70%水分散粒剂8 000~10 000倍液,或200克/升可溶液剂2 500~3 000倍液,或350克/升悬浮剂4 000~6 000倍液均匀喷雾。

  梨木虱在若虫发生初期、未被黏液完全覆盖前喷药,每代喷药1次即可。喷药倍数同“茶树小绿叶蝉”。桃、杏、李蚜虫 发芽后开花前、落花后及落花后15天各喷药1次。喷药倍数同“茶树小绿叶蝉”.

  枣树绿盲蝽发芽期至幼果期是喷药防治绿盲蝽的关键期,10~15天喷药1次’与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喷药倍数同“茶树小绿叶蝉”。

  葡萄绿盲蝽 发芽期至开花期是喷药防治绿盲蝽的关键期,7~10天1次,与不同类型药剂交替使用。喷药倍数同“茶树小绿叶蝉”。

  苹果绣线菊蚜 在蚜虫开始上果为害时开始喷药,10~15天1次,连喷1~2次。一般使用5%乳油1 000~1 200倍液,或10%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或25%可湿性粉剂5 000-6 000倍液,或50%可湿性粉剂10 000~12 000倍液,或70%可湿性粉剂或70%水分散粒剂14 000~16 000倍液,或200克/升可溶液剂4 000~5 000倍液,或350克/升悬浮剂7 000~9 000倍液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 吡虫啉连续使用易产生抗药性,注意与其他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交替使用或混用。为充分发挥药效,应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喷药较好,温度高时药效发挥充分。该药对眼睛有轻微刺激作用,用药时注意安全保护;对蜜蜂有毒,禁止在花期或蜂场使用。吡虫啉无特效解毒剂,如发生中毒应及时送医院对症治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使用合格农药效果不好的七大原因

上一篇:

鱼藤酮简介和使用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